圆节山蚂蝗
《中华本草》:圆节山蚂蝗
拼音注音
Yuán Jié Shān Mǎ Huánɡ
别名
穿线豆
英文名
beggarweed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--豆科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豆科植物圆节山蚂蝗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Desmodium renifolium(L.)A.K.Schindl.var.oblatum (Baker ex Kurz) Ohashi[Desmodium oblatum Baker ex Kurz]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圆节山蚂蝗 草本,高约50m。茎纤细,无毛,基部木质。叶柄长1.4-1.8cm;小叶1枚,近肾形或扁菱形,长1.7-3.4cm,宽3-5.5cm,先端近截形,基部楔形,浅盾状,无毛。总状花序者腋生,圆锥花序者顶生;花梗长8-12mm,果时增长至15mm;花紫色,长约5mm;花萼长约2mm,萼齿三角形;雄蕊10,二体。荚果长12-21mm,宽约4mm,无毛,腹缝线稍缢缩,背缝线深裂,裂片半圆形,具2-4节;果柄长2-3mm。花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林下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形状
多缠绕成团。茎纤细。单叶,肾形或扁菱形,先端截形,基部阔楔形,全缘或微波形,长1.7-3.5cm,宽3-5.5cm;枯绿色;叶柄纤细,长1.4-1.8cm。花序圆锥状或总状,花梗细,长8-12mm。荚果长12-20mm,宽4mm,光滑,腹缝线稍缢缩,背缝线深裂,具2-4节。气微。
性味
辛;苦;凉
归经
膀胱;肝经
功能主治
祛风利尿,止带,止咳。主风湿痹症,膀胱炎,白带,咳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用于膀胱炎、白带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崇澍蕨
- 春不见
- 夜香牛
- 岩凤尾蕨
- 云南希草
- 莼
- 茶子饼
- 簇生卷耳
- 云南蕊木
- 云南双盾木
- 云南柴桂
- 草灵芝
- 圆叶娃儿藤
- 翅柄蓼
- 一年蓬
- 葱白
- 云雾七
- 云防风
- 一扫光
- 草本三角枫
- 云南铁角蕨
- 岩笋
- 亚罗椿
- 臭灵丹
- 伊贝母
- 翅子木
- 粗叶木
- 岩山枝
- 云木香
- 粗叶卷柏
- 茶子心
- 臭梧桐花
- 粗榧枝叶
- 一把香
- 臭藿香
- 云南野当归
- 泽藓
- 千日红
- 丁锅树叶
- 车前子
- 白花射干
- 石碱
- 老鼠耳
- 南鹤虱
- 水蔓青
- 寄生藤
- 滴滴花
- 地黄叶
- 石香葇
- 硼砂
- 牛膝茎叶
- 水团花
- 凤仙花
- 金老梅叶
- 水茄冬果
- 商陆花
- 黄芩
- 银粉背蕨
- 栉叶蒿
- 棕榈叶
- 野蘑菇
- 野高粱
- 紫茎棱子芹
- 撑篙竹
- 中华胡枝子
- 獭子树
- 鸢嘴
- 臭矢菜
- 白珠树
- 安徽杜鹃
- 矮茎朱砂根
- 矮叶书带蕨
- 阿尔泰瑞香
- 阿尔泰扭藿香
- 短冠草
- 暗紫贝母
- 艾纳香根
- 菾菜根
- 牛心果
- 五加皮
- 百尾笋
- 龟版
- 琴唇万带兰
- 海莲叶
- 白鲜皮
- 土人参叶
- 土大黄叶
- 盘龙七
- 虱子草
- 黄葛树
- 凸额马先蒿
- 天水蚁草
- 兔毛蒿
- 芭蕉头
- 鸨肉
- 山飘儿草
- 大杜鹃
- 毛花洋地黄
- 野槟榔
- 黄木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