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水蚁草
《中华本草》:天水蚁草
拼音注音
Tiān Shuǐ Yǐ Cǎo
别名
下白鼠曲草、石曲菇、白调羹、山果花、大叶毛鼠曲、碎蚁草、黄花草、碎米花、大叶青花、碎叶青花、大白艾、青节草、毛鼠肉、火草、野火草、雷公青、水杨花杆、大水牛草、白头翁
英文名
Herb of Autumn Cudweed
出处
出自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秋鼠曲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naphalium hypoleucum DC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秋鼠曲草 一年生草本,高30-80cm。茎直立,质较坚硬,上部有分枝,茎和枝被白色绵毛,渐向下则毛较少。基部叶花期时枯萎;茎下部和中部叶较必集,条形工条状披针形,长4-5cm,宽2.7-7mm,先端尖锐,基部耳状,抱茎,全缘,下面绿色,具糠秕状短毛,下面密被白色绵毛;上部叶渐小,条形。头状花序多数,在茎端和枝端密集成伞房状,梗长2-4mm,密被白色绵毛;总苞球状钟形,长约4mm,宽6-7mm;总苞片5层,干膜质,金黄色,先端钝,外层总苞片较短,具白色绵毛,内层无毛;花黄色,外围的雌花丝状,短于花柱,中央的两性花筒状,有5个裂片。瘦果长圆形,有细点;冠毛污白色。花期9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草坡、林缘或路旁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地区及陕西和甘肃、台湾、河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甘;性微寒
功能主治
疏风清热;解毒;利湿。主感冒;咳嗽;泄泻;痢疾;风湿痛;疮疡;瘰疬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补筋骨。2.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止咳,化痰,治气喘及支气管炎。3.《闽东本草》:能清热,化痰,下气,解毒。治肺热咳嗽,小儿泄泻,久年气喘。4.《江西草药》:祛风止咳,治感冒,咳嗽,下肢慢性溃疡,风疹块,中耳炎。5.《中草药手册》:润肺化痰,止咳平喘,降血压。治感冒咳嗽,慢性支气管炎,哮喘,高血压,胃溃疡;并治痛经,跌打损伤,皮肤溃烂,湿疹,风湿筋骨痛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天水蚁草
拼音注音
Tiān Shuǐ Yǐ Cǎo
别名
下白鼠曲草(《中国药植图鉴》),石曲菇、白调羹(《闽东本草》),山果花、大叶毛鼠曲、碎蚁草、黄花草、碎米花(《江西草药》);大叶青花、碎叶青花、大白艾、青节草、毛鼠肉、火草、野火草、雷公青、水杨花杆、大水牛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。
出处
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来源
为菊科植物秋鼠曲草的全草。夏季采收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。茎高30~80厘米,质较坚硬,密被白色绵毛。叶互生;线形,长4~5厘米,宽2.5~7毫米,先端尖,全缘,基部半抱茎,上面绿色,疏被绵毛,下面白色,密被绵毛;茎下部的叶开花时枯萎。头状花序顶生,复伞房状排列;总苞片5层,干膜质,白色或淡黄色,外层较短,广卵形。有白毛,内层长卵形或椭圆形,光滑;花全部为管状花,黄色,周围雌花的花柱与花冠等长,或稍长;中央两性花的花管细长,先端5齿裂;雄蕊5,药连生,基部箭形,尾纤小;雌蕊1,子房下位,柱头2裂。瘦果长圆形,冠毛黄白色。花期9~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。荒地。全国各地都有分布。
性味
甘苦,平。
①《闽东本草》:"性平,味淡微苦。"
②《江西草药》:"甘,平。"
③《陕西中草药》:"味微苦涩,性寒。"
归经
《闽东本草》:"入肺、肝二经。"
功能主治
祛风,宣肺化痰,解湿毒。治伤风感冒,咳嗽痰多,气喘,湿疹,下肢溃疡。
①《植物名实图考》:"补筋骨。"
②《中国药植图鉴》:"止咳,化痰。治气喘及支气管炎。"
③《闽东本草》:"能清热,化痰,下气,解毒。治肺热咳嗽,小儿泄泻,久年气喘。"
④《江西草药》:"祛风止咳。治感冒,咳嗽,下肢慢性溃疡,风疹块,中耳炎。"
⑤苏医《中草药手册》:"润肺化痰,止咳平喘,降血压。治感冒咳嗽,慢性支气管炎,哮喘,高血压,胃溃疡;并治痛经,跌打损伤,皮肤溃烂,湿疹,风湿筋骨痛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5钱。外用:捣敷。
复方
①治风寒咳嗽:鲜秋鼠曲草八钱。开水炖服。(《闽东本草》)
②治感冒:秋鼠曲草七钱,生姜三片。水煎服。(《江西草药》)
③健胃化痰:秋鼠曲草叶、花。洗净,捣烂和米粉作团糕食。(《闽东本草》)
④治金疮出血:秋鼠曲草叶花捣烂敷患处。(《闽东本草》)
⑤治下肢慢性溃疡:秋鼠曲草(鲜)适量,红糖少许,捣烂外敷。(《江西草药》)
⑥治小儿急惊风:秋鼠曲草三钱,钩藤三钱。水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⑦治体虚痰多,吐血秋鼠曲草三钱,茜草三钱,野鸡泡三钱,线鸡尾二钱。水煎服。(《江西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凸额马先蒿
- 白屈菜根
- 芭蕉头
- 青羊角
- 牵牛子
- 巴豆壳
- 柄马勃
- 百蕊草根
- 青酒缸
- 青鱼胆
- 北细辛
- 兔毛蒿
- 琴唇万带兰
- 南酸枣
- 鸨肉
- 白补药
- 百部还魂
- 粤万年青
- 柏勒儿茶
- 白花丹
- 苞叶木
- 曲毛露珠草
- 白花柴
- 八角茴香
- 白千层皮
- 白桂
- 白果叶
- 布狗尾
- 枪刀菜根
- 百药煎
- 青头菌
- 白绿叶
- 白花坚荚树
- 百尾笋
- 珍珠伞
- 球花党参
- 山乌珠叶
- 紫八宝
- 百足藤
- 白花龙胆
- 青胡桃果
- 百步还阳丹
- 太白丽参
- 天蓝苜蓿
- 臭黄荆根
- 百里香叶杜鹃
- 刺齿凤尾蕨
- 蝙蝠
- 南瓜藤
- 荠苨
- 土色牛肝菌
- 土三七
- 瓦楞子
- 带叶报春花
- 小果野葡萄
- 珍珠
- 撒发
- 大尾摇
- 虾须草
- 石床
- 补骨脂
- 四楞蒿
- 半边旗
- 烧伤藤
- 莲座蓟
- 圆萼刺参
- 芍药花
- 烟胶
- 肥荚红豆
- 老枪谷
- 郁金
- 光板猫叶草
- 胡桃仁
- 雁肉
- 迎春花根
- 银不换
- 凤眼果
- 石壁莲
- 多穗石柯叶
- 篦子草
- 冬青叶
- 薄荷油
- 早禾树
- 朱砂根
- 歪头菜
- 榕树皮
- 大花卫矛
- 绿珊瑚
- 火腿
- 滇白芷果
- 木蝴蝶
- 蚌兰花
- 玉蝉花
- 霸王鞭
- 银背藤
- 中华短肠蕨
- 棕板
- 藤杜仲
- 银箔
- 野菠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