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乌珠叶
《中华本草》:山乌珠叶
拼音注音
Shān Wū Zhū Y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轮叶蒲桃的叶或枝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yzygium grijsii (Hance) Merr. Et Perry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鲜用。
原形态
轮叶蒲桃Syzygiumgrijsii(Hance)Merr.etPerry[EugeniagrijsiiHance]又名:三叶赤楠、山乌珠、构铃子、香雪子、洋柴金芽、米筛子樵《福建药物志》,紫藤子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,火粘蚁、锦鸡木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灌木,高约1.5m。嫩枝纤细,有4棱,干后黑褐色。常三叶轮生;叶柄长1-2mm;叶片革质,狭窄长圆形或狭披针形,长1.5-2cm,宽5-7mm,先端钝或略尖,基部楔形,上面干后暗褐色,无光泽,下面稍浅色,多腺点;羽状脉,侧脉密,下面较显着。聚伞花序顶生,长1-1.5cm,少花;花梗长3-4mm,花白色;萼管长2mm,萼齿极短;花瓣4,分离,近圆形,长约2mm,雄蕊多数,长约5mm;子房下位,花柱与雄蕊同长。果实球形,直径4-5mm。花果期5-9月。
性味
味苦;微涩;性平
功能主治
解毒敛疮;止汗。主烫伤;盗汗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或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鳞瓦韦
- 覆盆子
- 裂果卫矛
- 桃儿七果
- 山红稗
- 臭黄荆根
- 甜瓜子
- 苦楝菌
- 小叶榕
- 华南胡椒
- 杜鹃花叶
- 制何首乌
- 犁头草
- 丁香蓼
- 麻腐
- 滴滴花
- 两指剑
- 红娘子
- 羊蹄甲
- 小黑药
- 红丝线
- 南瓜藤
- 带叶报春花
- 撒发
- 烧伤藤
- 红花鹅掌柴
- 徐长卿
- 一枝蒿
- 四楞蒿
- 朱兰
- 指天蕉
- 盐蒿
- 白背青荚叶
- 榆枝
- 羊奶子
- 白附子
- 羊耳菊
- 刺黄连
- 芸薹
- 樱桃核
- 薏苡叶
- 盐肤木根皮
- 罂粟
- 椰子壳
- 莸叶醉鱼草
- 油胡桃
- 岩风子
- 杨梅叶蚊母树根
- 盐匏藤
- 玉米
- 玉米须
- 羊蹄
- 芋头
- 芫花
- 莺
- 薏苡根
- 洋鸭
- 羊胰
- 油茶花
- 盐肤木
- 淫羊藿
- 油炸木
- 油鱼
- 椰子
- 榆叶
- 油草
- 月光花
- 油桐根
- 油茶根皮
- 引水蕉
- 柚树寄生
- 柚根
- 油柑木皮
- 幼油草
- 月桂叶
- 油柑虫节
- 油鸭
- 月季花根
- 杨梅叶
- 椰子瓤
- 油渣果根
- 岩青兰
- 岩青菜
- 杨树花
- 椰子油
- 榆荚仁
- 油桐子
- 油渣果
- 油茶叶
- 岩豆藤花
- 月季花
- 油柑根
- 油茶子
- 柚花
- 龟版胶
- 椰子皮
- 萤火
- 腊雪
- 青丝线
- 樱桃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