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茶叶
《中华本草》:油茶叶
拼音注音
Yóu Chá Yè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mellia olelfera Abel[C.oleosa (Lour.)Rehd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油茶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3-4m,稀达8m。树皮淡黄褐色,平滑不裂;小枝微被短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4-7mm,有毛;叶片厚革质,卵状椭圆形或卵形,长3.5-9cm,宽1.8-4.2cm,先端钝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亮绿色,无毛或中脉有硬毛,下面中脉基部有毛或无毛,侧脉不明显。花两性,1-3朵生于枝顶或叶腋,直径3-5cm,无梗;萼片通常5,近圆形,外被绢毛;花瓣5-7,白色,分离,倒卵形至披针形,长2.5-4.5cm,先端常有凹缺,外面有毛;雄蕊多数,无毛,外轮花丝仅基部连合;子房上位,密被白色丝状绒毛,花柱先端三浅裂。蒴果近球形,直径3-5cm,果皮厚,木质,室背2-3裂。种子背圆腹扁,长至2.5cm。花期10-11月,果期次年10月。
生境分布
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广泛栽培,为重要的木本油科植物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-9cm,宽1.5-4cm;先端渐尖或短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;表面绿色,主脉明显,侧脉不明显。叶革质,稍厚。气清香,味微苦涩。
性味
微苦;平
功能主治
收敛止血;解毒。主鼻衄;皮肤溃烂瘙痒;疮疽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汤洗,或鲜品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椰子油
- 油茶根
- 叶天天花
- 岩乌头
- 岩豆藤花
- 月季花
- 油柑叶
- 油柑根
- 油桐叶
- 油渣果
- 油茶子
- 亚麻子
- 厓花子
- 友水龙骨
- 岩冬菜
- 岩指甲花
- 岩松鼠骨
- 岩椒
- 岩胡椒
- 岳桦
- 柚
- 柚花
- 竹蠹虫
- 贯众
- 阔叶赤车使者
- 山扁豆子
- 椰子壳
- 叶上珠根
- 油头草
- 油胡桃
- 圆叶乌桕
- 圆叶碱毛茛
- 岩莴苣
- 杨梅叶蚊母树根
- 云香草
- 亚麻
- 叶下珠
- 宜昌荚蒾
- 岩景天
- 岩泽兰
- 岩豆藤根
- 岩风子
- 月见草油
- 杨枸花
- 油炸木
- 油茶花
- 元元草
- 叶上花
- 圆叶南蛇藤茎
- 圆果冷清草
- 岩枣树
- 岩节连
- 岩豆根
- 延羽卵果蕨
- 杨梅树
- 楹树
- 榆叶
- 油鱼
- 仰天钟
- 元宝槭
- 叶上果根
- 咬人狗
- 夜明砂
- 宜梧叶
- 岩丸子
- 岩扫把
- 杨梅
- 栘依果
- 椰子
- 油棕根
- 油草
- 亚黑管菌
- 圆果罗伞
- 宜昌楼梯草
- 岩豆
- 月光花
- 有瓜石斛
- 榆花
- 油桐根
- 油茶根皮
- 岩梭花
- 岩谷伞
- 柚树寄生
- 柚皮
- 栘枍
- 羊心
- 岩酸
- 榅桲
- 海鹞鱼肝
- 圆柏果
- 夜吹箫
- 夜花藤
- 岩人参
- 岩萝卜
- 异叶青兰
- 月桂子
- 月见草
- 杨梅核仁
- 榆皮涎
- 樱桃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