蜀五加
《中华本草》:蜀五加
拼音注音
Shǔ Wǔ Jiā
别名
五加皮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加科植物蜀五加的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canthopanax setchuenensis Harms采收和储藏:秋季挖根,洗净,除去须根,趁鲜剥取根皮,切段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达4m;枝无南刺或节上有一至数个细长直刺。叶有小叶3,稀4-5;叶柄长3-12cm;小叶片革质,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,长5-12cm;小叶片革质,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卵形,长5-12cm,宽2-6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,上面深绿色,下面灰白色,无毛,边缘疏生不整齐的锯齿,侧脉约8对,上面不及下面明显;小叶柄长3-10mm,无毛。伞形花序单个顶生,有花多数;总花梗长3-10cm;花梗长0.5-2cm;花白色;萼无毛,边缘有5小齿;花瓣5,三角状卵形、开花时反曲;雄蕊5;子房5室,花柱全部合生成柱状。果实球形,有5棱,黑色,花柱宿存。花期5-8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地海拔1000-3200的灌木丛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河南、湖北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利湿;舒筋活血;止咳平喘。主风湿痹痛;筋骨痿软;拘挛麻木;瘫痪;小儿麻痹;水肿;皮肤湿痒;咳嗽;哮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泡酒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注意
阴虚火旺者慎服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蚌肉
- 鹰眼睛
- 黔桂醉魂藤
- 鲨鱼骨
- 蚱蝉
- 鼠胆
- 鱼鹰骨
- 鹰不扑
- 苦茄
- 鸨油
- 鸭
- 蚌
- 阔叶十大功劳
- 鼠
- 鞭打绣球
- 峨眉半边莲
- 米仔兰花
- 鹤骨
- 蛇婆子
- 鸭皂树皮
- 蚌壳草
- 苦茶叶
- 豹子眼睛花
- 苦丁
- 铅丹
- 薜荔根
- 蝗虫
- 剪草
- 鹿寿草
- 菝葜叶
- 牛目椒
- 凌霄
- 糠油
- 苦楝叶
- 秋海棠花
- 青蒿露
- 青娘子
- 酸枣仁
- 白螺蛳壳
- 秧青
- 乌蔹莓
- 蛤蟆草
- 刺梨根
- 苦碟子
- 桃耳七
- 薄荷
- 龙齿
- 蛇莓根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草果药
- 鼠矢枣
- 漆树根
- 石彭子
- 败酱草
- 三尖杉根
- 蛇藤
- 鸭脚木根
- 青活麻
- 薄雪草
- 黄秋葵根
- 异叶青兰
- 苦豆子
- 耳叶排草
- 三点金草
- 三叶委陵菜根
- 庐山石韦
- 白花猪母菜
- 假辣蓼
- 狭眼凤尾蕨
- 散血芹
- 苦瓠叶
- 油胡桃
- 沙前胡子
- 水前草
- 青江藤
- 马尾连
- 五叶泡
- 海浮石
- 牛口涎
- 木芙蓉花
- 顺江木
- 鸭脚木叶
- 绒毛桢楠
- 赭石
- 鳖头
- 石蝉草
- 龙角
- 芭蕉油
- 沙漏芦
- 鳖甲胶
- 苦夭
- 苦石莲
- 流苏子根
- 鱼腥草
- 离根香
- 苦壶卢花
- 青藤
- 青杠碗
- 胡枝子
- 蛇尾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