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檨叶泡花树
《中华本草》:山檨叶泡花树
拼音注音
Shān Shē Yè Pào Huā Shù
别名
灰冬瓜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清风藤科植物山檨叶泡花树的根、枝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eliosma thorelii Lecomte[M.buchananifolia Merri.]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挖根,洗净,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枝叶全年或夏、秋季采集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山檨叶泡花树 乔木,高6-14m。小枝圆柱形,被散生圆点状或椭圆点状皮孔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.5-2cm;叶片革质,狭披针状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长12-15cm,宽4-8cm,先端渐尖,基部狭楔形,下延至叶柄,全缘或中部以上有小锐锯齿,无毛或仅叶背面被稀疏柔毛,脉腋有髯毛:侧脉每边15-22条,先端弯拱连结。花两性,圆锥花序直立,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,长约18cm,被锈色短柔毛,花小,芳香,具短柄;萼片卵形,有缘毛;花瓣外面3片阔卵形,白色,内面2片狭披针形,不分裂;发育雄蕊长约lmm;雌蕊长约1.6mm;子房被柔毛。核果球形,直径6-9mm,熟时黄色或红色。花期夏季,果期10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-1000m的山坡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南、西南及福建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消肿止痛。主风湿骨痛;跌打劳伤;腰膝疼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熏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槟榔
- 山樱桃核
- 山牡丹
- 山甜茶
- 鱼鳞菜
- 山核桃叶
- 铺地草
- 山猫儿
- 粉叶地锦
- 豆腐皮
- 天萝水
- 黑阳参
- 蒲圻贝母
- 中华胡枝子
- 蚍子草
- 马齿苋子
- 鸭涎
- 猪鬃草
- 鱼蓼
- 蛇鲻
- 掌裂秋海棠
- 都拉鸢尾
- 紫苏叶
- 薄荷脑
- 松叶防风叶
- 黑蒿
- 松子仁
- 松根
- 脾寒草
- 大脚菇
- 柿漆
- 松球
- 桑椹
- 黑心姜
- 树韭菜
- 桑芽茶
- 松打七
- 龙角草
- 桑瘿
- 鳖脂
- 菩提树皮
- 楤木
- 桑根
- 松毛火绒草
- 水仙根
- 大叶贯众
- 水八角
- 柿根
- 柿叶
- 温泉
- 树五加
- 牛戳口
- 桑椹酒
- 松木皮
- 树刁
- 水丁香
- 栓皮栎
- 松蘑
- 水八角莲
- 蒲蒻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树头菜根
- 树萝卜
- 柿子
- 水冬瓜
- 杉木节
- 松节
- 树花
- 树茭瓜果
- 柿皮
- 阔叶石韦
- 花脸细辛
- 蒲儿根
- 树舌
- 黑色鳞毛蕨根
- 钉头果
- 霸王鞭
- 水冬瓜叶
- 水凤仙
- 楤叶悬钩子
- 蒲草根
- 桑椹子
- 树锦鸡儿
- 松笔头
- 柿寄生
- 树地瓜根
- 桑叶露
- 松橄榄
- 松针
- 陈壶卢瓢
- 桑蠹虫
- 松花
- 桑沥
- 大叶楠根
- 松下兰
- 桫拉木
- 杉木油
- 紫花地丁
- 长柄秋海棠
- 桑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