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麻叶
《*辞典》:胡麻叶
拼音注音
Hú Má Yè
别名
青蘘、巨胜苗(《本经》),蔓、梦神(《吴普本草》),胡麻苗(《寿亲养老新书》)。
出处
《本草经集注》
来源
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叶。
化学成分
干燥的叶含脂麻甙0.3%。
药理作用
叶含胶质,加入水中可形成粘浆剂,腹泻和痢疾病人用作饮料有缓和刺激作用。
性味
甘,寒。
①《本经》:"味甘,寒。"
②《本草图经》:"甘,滑。"
功能主治
治风寒湿痹,崩中,吐血,阴部湿痒。
①《本经》:"主五脏邪气,风寒湿痹。益气,补脑髓,坚筋骨。久服耳目聪明。"
②《药性论》:"患崩中血凝疰者,生取一升捣,纳热汤中绞取(汁)半升(服之)。
③《千金·食治》:"主伤暑热。"
④《本草图经》:"利大肠。"
⑤《纲目》:"祛风解毒,润肠。又治飞丝入咽喉者,嚼之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或捣汁。外用:研末干擦。
复方
①治吐血:胡麻嫩茎叶,水煎,兑糖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②治阴部湿痒:胡麻叶、朝阳花、朱砂。共研末,干擦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松节
- 小石仙桃
- 蒌油
- 水团花根
- 猕猴梨根
- 兰花
- 石豆瓣
- 山羊肉
- 猫油
- 红头小仙
- 甘蔗
- 山芹根
- 重唇鱼
- 吉龙草
- 榄仁树皮
- 山皂角
- 纤花耳草
- 多穗石柯根
- 水皂角
- 秀丽野海棠
- 土大黄叶
- 蟹爪
- 水黄花
- 天仙果
- 水莲沙
- 大果琉璃草
- 水茄
- 福建排草
- 大苞甲跖草
- 地石榴花
- 三七花
- 麦芽
- 凤庆鸡血藤
- 多花猕猴桃根
- 香排草
- 三叶海棠
- 野猪肉
- 山麻黄
- 大狼毒
- 西瓜根叶
- 虾
- 地黄实
- 肥荚红豆
- 木荷
- 十字苔草
- 地红子
- 玄明粉
- 雷丸
- 霸王根
- 蛇蜕
- 广藿香
- 穗花杉根
- 海浮石
- 千脚虫
- 西施舌
- 倒水莲
- 叶上果根
- 西红柿
- 单花鸢尾
- 三楞草
- 倒提壶
- 地朝阳
- 地白草
- 多叶花椒
- 冬虫夏草
- 三角咪
- 刷把草根
- 水仙桃
- 三枝叶
- 牛白藤
- 三加花
- 山楂木
- 多花猕猴桃
- 细叶藤柑
- 伞花绢毛菊
- 三白草
- 三颗针
- 银灰旋花
- 多斑紫金牛
- 丝瓜子
- 福建胡颓子叶
- 多刺绿绒蒿
- 倒生莲
- 虎头兰
- 山薄荷
- 刀豆壳
- 三筒管
- 地黄花
- 虾蟆
- 倒钩刺
- 三月花
- 十八症
- 岩莴苣
- 三叶木蓝
- 梅核仁
- 黄花菜
- 檰芽
- 单花金丝桃
- 九头妖
- 漆大姑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