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一笼鸡
《中华本草》:山一笼鸡
拼音注音
Shān Yì Lónɡ Jī
别名
野古蓝;白背草;一炉香;熟麻
英文名
Root of Sunward Gutzlaffia
出处
出自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山一笼鸡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Gutzlaffia aprica Hance [Phleboi-phyllum aprica (Hance) Benth.; Strobilanthes aprica (Hance) T. Anders .ex Benth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山一笼鸡 多年生草本,高20-45cm。茎丛生,四棱形,有节,茎。叶均被倒生短毛或长绵毛。叶对生;有短柄或近无柄;叶片椭圆形至长圆形,长3-7cm,宽1-2cm,先端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两面均被粗毛或下面有抽毛;侧脉5-6对。花序头状,顶生和腋生,上部者近无梗,下部者具长达7cm,的总花梗;苞片近革质,披针形,长约14mm,具糙毛,每苞内有花2朵;小苞片与花萼裂片相似;花萼裂片5,条形,有睫毛;花冠白色至淡紫色,长约3.5cm,花冠筒下部细筒状,上部膨大而一面肿胀,野面有2行柔毛,裂片5,几相等,较药筒筒短6-7倍;雄蕊2,花柱有短毛;子房每室有2-4个胚珠。蒴果棒状,熟时2瓣裂,果长约1cm。种子4颗,近平滑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草地或灌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江西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辛;微苦;性凉
归经
归肺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散风热;清肺止咳;利湿妥毒。主感冒发热;肺热咳嗽;痢疾;黄疸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一笼鸡
拼音注音
Shān Yì Lónɡ Jī
来源
爵床科山一笼鸡Gutzlaffia aprica Hance[G. dielsiana (W. W. Smith)S. Moore],以根入药。
生境分布
江西、广东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。
性味
辛、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发汗解表,清肺止咳。主治感冒发热,咳嗽。
用法用量
根3~5钱,水煎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山一笼鸡
拼音注音
Shān Yì Lónɡ Jī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爵床科植物山一笼鸡的根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45厘米。茎丛生,方形,有节,茎、叶密被倒生短毛或长绵毛。叶对生,有短柄;叶片椭圆形,长2.5~4厘米,宽1~2厘米,两端尖,全缘。花腋生,有总苞片4枚,每苞内有花2朵,花蓝色;萼5片;花冠筒上部膨大,5裂。
生境分布
生于草坡。分布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江西,云南等地。
性味
辛微苦,凉。
功能主治
发汗解表,清肺止咳。
复方
①治感冒发热:山一笼鸡三至五钱。煨水服。
②治咳嗽:山一笼鸡五钱。煨水服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槐根
- 路路通
- 火焰子
- 石鲫
- 山乌珠根
- 秫米
- 紫青藤根
- 宽叶荨麻
- 黄荆
- 梓菌
- 生姜皮
- 狗母鱼
- 丝瓜根
- 芦叶
- 白松塔
- 杜鹃花叶
- 瓦草
- 裂叶秋海棠
- 青麸杨根
- 宜梧叶
- 大叶菜
- 山慈菇叶
- 委陵菜
- 血人参
- 独椒
- 黑大豆叶
- 羊奶果
- 黄锁梅叶
- 猴接骨草
- 白贝
- 豆腐浆
- 大田基黄
- 钩苞大丁草
- 地浆
- 老鸦柿
- 岗梅
- 大羽藓
- 大臭黄荆
- 马骨节
- 黄根
- 韶子
- 波棱瓜
- 油桐子
- 鱼蓼
- 山梗菜
- 野梧桐
- 有瓜石斛
- 土茯苓
- 白云花根
- 单体蕊黄芪
- 量天尺花
- 蜜蜂子
- 球衣藻
- 铁破锣
- 朱砂莲
- 鹿筋
- 木绣球茎
- 卷耳
- 白花菜根
- 索骨丹
- 树火麻
- 矮子常山
- 狗宝
- 白沙蒿
- 大果巴戟
- 石上莲
- 莿(木冬)
- 白饭豆
- 野茄树
- 生漆
- 鸭脚木
- 乌蔹莓
- 矮杨梅果
- 珍珠风子
- 蔓荆子叶
- 笔筒草
- 象胆
- 铁灯兔耳风
- 密毛桃叶珊瑚叶
- 大石韦
- 大肺筋草
- 黄麻梗虫
- 八角茴香
- 水蓼根
- 野葱
- 獭子树
- 毛葡萄
- 角蒿
- 鹰爪花根
- 十大功劳根
- 棣棠花
- 铜锤草根
- 钻天杨
- 三叉苦
- 鬼灯笼
- 翻天红
- 白椴
- 臭蒿
- 漆树皮
- 长筒马先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