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瓜子
《中华本草》:黄瓜子
拼音注音
Huánɡ Guā Zǐ
别名
哈力苏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ucumis satiuus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成熟的果实,剖开,取出种子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蔓生草本。茎枝伸长,有纵沟及棱,被白以硬糙毛。卷须细,不分枝,具白色柔毛。单叶互生;叶柄稍粗糙;叶片三角状宽卵形,膜质,长、宽均12-18cm,两面甚粗糙,掌状3-5裂,裂片三角形并具锯齿,有时边缘具缘毛。花萼简狭钟状圆筒形,密被白色长柔毛,花萼裂征钻形,开展与花萼近等长;花垸共同白色,长约2cm,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急尖;雄蕊3,花丝近无;雌花单生,或稀簇生,花梗粗壮,被柔毛。子房纺锤形,柱头3。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,长10-30(-50)cm,熟时黄绿以,表面粗糙,具有刺尖的瘤状凸起,极稀近于平滑。种子小,狭卵形,白色,无边缘。花、果期为夏、秋季。
化学成分
黄瓜子含脂肪油,其中油酸(oleic acid)58.49%,亚油酸(linoleic acid) 22.29%,棕榈酸(palmitic acid)6.79%,硬脂酸(stearic acid)3.72%[1]。
功能主治
续筋接骨;祛风;消痰。主骨折筋伤;风湿痹痛;老年痰喘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岗梅叶
- 木香
- 獭肝
- 莲须
- 剪夏罗
- 鸡腿蘑
- 干冬菜
- 异野芝麻
- 苦芺
- 硬皮褐层孔菌
- 柱果木榄叶
- 云朴
- 猪肝
- 川谷根
- 暗鳞鳞毛蕨
- 马牙七
- 鳝鱼
- 松树梢
- 大叶排草
- 白栎
- 雌黄
- 大避债蛾
- 长果荜茇
- 芸薹子
- 木蝴蝶树皮
- 苦壶卢子
- 马蹄荷
- 秋木瓜
- 假连翘叶
- 焦槟榔
- 矮脚苦蒿
- 山麻雀
- 牡荆叶
- 贯众
- 灯台树
- 一味药
- 小花酸藤子
- 大羽藓
- 锡兰肉桂
- 大叶仙茅
- 山白龙
- 酸藤果
- 金丝桃
- 蘘荷子
- 大地柏枝
- 野漆树叶
- 草木灰
- 山羊血
- 空桶参
- 五香藤
- 大树跌打
- 银叶柳
- 梨叶
- 马蹄草
- 榛蘑
- 百日草
- 牛心果
- 中华石龙尾
- 河口莲座蕨
- 猪蓼子草
- 滇白药子
- 景天花
- 山黑柳
- 野蘑菇
- 阿尔泰瑞香
- 檵花
- 川乌
- 山漆树
- 秋海棠花
- 广东升麻
- 驴蹄
- 鬼羽箭
- 掌裂蟹甲草
- 相思子根
- 蜇虫
- 金钱参
- 栗壳牛肝菌
- 湖瓜草
- 榛子花
- 风箱树
- 哈蟆油
- 枕材
- 铁藤根
- 铁罗伞
- 接骨紫菀
- 白蜡花
- 板蓝根
- 九层风
- 核桃仁
- 海蛤壳
- 大叶菜
- 乌榄根
- 罗浮柿
- 芦竹根
- 黄荆叶
- 破布木
- 东方蝾螈
- 马唐
- 蓝锡莎菊
- 标杆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