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根亚麻
《中华本草》:宿根亚麻
拼音注音
Sù Gēn Yà Má
别名
豆麻、多年生亚麻。
英文名
Linseed
出处
始载于《拉汉种子植物名录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亚麻科植物宿根亚麻的花、果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um perenne L.var. sibiricum Planch.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花,7-8月采果,以纸遮蔽,晒干。
原形态
宿根亚麻 多年生草本,高50-70cm。根较粗壮。茎直立,分枝较多,基部木质,光滑。单叶互生,无柄,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0.5-1.6cm,宽l-3mm,先端锐尖,基部平截,全缘。聚伞花序生于茎的上部或枝端;花较大,直径2.3-2.6cm;萼片5,匙状,卵圆形,先端尖,具白色膜质边缘,背部具突起的3脉,宿存;花瓣5,淡蓝色,基部呈黄棕色,具明显的蓝色脉纹,倒卵圆形,长l-1.5cm,宽1cm,先端钝圆或微具细齿;腺体5个,着生在花丝基部;雄蕊5,退化雄蕊线形;雌蕊1,子房圆形,5室,而被假隔膜分成假10室,花柱5,比花丝长,柱头头状。蒴果球形,纵裂,每室具种子2颗。种子扁平,长圆形,褐黑色,具光泽,腹面具不明显的白色边缘。花、果期6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3200m的山坡、河滩和沙荒地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等地。
性味
味淡;性平
功能主治
通络活血。主血瘀经闭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3-9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花、果:通经活血。藏医用于治疗子宫瘀血,闭经,身体虚弱,一般研成粉末配其他药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宿根亚麻
别名
野亚麻
来源
亚麻科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 L. var. sibiricum Planch.,以花、果入药。
生境分布
陕西、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。
功能主治
通经活血。藏医用于治子宫瘀血,闭经,身体虚弱。
用法用量
一般研粉配其他药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娃娃鱼
- 短瓣花
- 苦荞头
- 番石榴根
- 鳖甲
- 燕子尾
- 蜈蚣萍
- 地绵绵
- 纵条肌海葵
- 隔山消
- 一品红
- 钻秆虫
- 苦地丁
- 紫背草
- 雉子筵
- 雉子筵根
- 披散糖荠
- 鱼虱子
- 蒙古扁桃
- 羊奶子
- 蜇虫
- 木菠萝
- 蜗牛壳
- 黄花虱麻头
- 蓬莱草
- 西红花
- 接骨丹
- 扁竹兰
- 铁栏杆
- 太平莓
- 兰花叶
- 马兜铃
- 火索麻
- 米团花
- 玉簪
- 灵香草
- 半柱花
- 淡竹叶
- 香茅根
- 老鼠刺
- 黄瓜藤
- 拔毒草
- 定木香
- 黑面防己
- 叶底红
- 赤雹
- 鲈鱼
- 肿柄菊叶
- 玉蝉花
- 桂花枝
- 蒙莸
- 芋梗
- 短柄五加
- 湖北贝母
- 螳螂跌打
- 香木菌桂
- 木瓜根
- 千层楼
- 老鸦嘴
- 苔垢菜
- 冬凌草
- 大鱼鳅串
- 钓鱼竿
- 小叶眼树莲
- 三出叶委陵菜
- 算盘子
- 楮头红
- 牛含水
- 树头菜
- 剑叶铁树叶
- 分筋草
- 绿兰花
- 家麻树
- 七叶子
- 绣线菊
- 白马骨根
- 银扁担
- 多蒴曲尾藓
- 见血清
- 桉叶
- 红毛蛇
- 珍珠伞
- 郁金
- 金鸡脚
- 土荆芥
- 白线薯
- 蜂蜜
- 多蕊蛇菰
- 螺蛳
- 苡芭菊
- 春不见
- 马鞭草
- 野芭蕉
- 乌鸦肉
- 走游草
- 香叶根
- 云防风
- 金合欢
- 铁脚草
- 黄颡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