宿根亚麻
《中华本草》:宿根亚麻
拼音注音
Sù Gēn Yà Má
别名
豆麻、多年生亚麻。
英文名
Linseed
出处
始载于《拉汉种子植物名录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亚麻科植物宿根亚麻的花、果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um perenne L.var. sibiricum Planch.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花,7-8月采果,以纸遮蔽,晒干。
原形态
宿根亚麻 多年生草本,高50-70cm。根较粗壮。茎直立,分枝较多,基部木质,光滑。单叶互生,无柄,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0.5-1.6cm,宽l-3mm,先端锐尖,基部平截,全缘。聚伞花序生于茎的上部或枝端;花较大,直径2.3-2.6cm;萼片5,匙状,卵圆形,先端尖,具白色膜质边缘,背部具突起的3脉,宿存;花瓣5,淡蓝色,基部呈黄棕色,具明显的蓝色脉纹,倒卵圆形,长l-1.5cm,宽1cm,先端钝圆或微具细齿;腺体5个,着生在花丝基部;雄蕊5,退化雄蕊线形;雌蕊1,子房圆形,5室,而被假隔膜分成假10室,花柱5,比花丝长,柱头头状。蒴果球形,纵裂,每室具种子2颗。种子扁平,长圆形,褐黑色,具光泽,腹面具不明显的白色边缘。花、果期6-8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3200m的山坡、河滩和沙荒地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青海等地。
性味
味淡;性平
功能主治
通络活血。主血瘀经闭
用法用量
内服:研末,3-9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花、果:通经活血。藏医用于治疗子宫瘀血,闭经,身体虚弱,一般研成粉末配其他药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宿根亚麻
别名
野亚麻
来源
亚麻科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 L. var. sibiricum Planch.,以花、果入药。
生境分布
陕西、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。
功能主治
通经活血。藏医用于治子宫瘀血,闭经,身体虚弱。
用法用量
一般研粉配其他药用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海浮石
- 马瓞儿
- 兔儿风
- 圣罗勒
- 四时青
- 商陆
- 山乌桕叶
- 四棱筋骨草
- 四叶细辛
- 山慈姑
- 四方拳草
- 四念癀
- 四棱通
- 山五味子
- 海狗肾
- 盘肠草
- 旱田草
- 海木
- 卤碱
- 四楞通
- 宿苞豆
- 旱菜
- 桦菌芝
- 四川苦丁茶
- 双色龙胆
- 少花柏拉木
- 山地豆
- 山乌珠根
- 桦叶荚蒾
- 山佛手
- 山兵豆
- 旱前胡
- 四棱杆
- 核桃楸
- 海蕴
- 核子木
- 延胡索
- 玛瑙
- 双肾藤
- 米碎花根
- 四里麻
- 黄莲花
- 槐角
- 山慈姑叶
- 唢呐花
- 黄花蒿
- 海红
- 四块瓦
- 黄草乌
- 伽蓝菜
- 四照花皮
- 核桃楸果
- 少年红
- 四楞筋骨草
- 山大刀根
- 血水草根
- 山大颜
- 四季素馨花
- 河豚
- 西南卫矛
- 海胆
- 喜马拉雅紫茉莉
- 腰子草
- 龙州线蕨
- 野扇花果
- 鲟鱼
- 虱草花
- 胆矾
- 荷莲豆菜
- 箭杆杨
- 角翅卫矛果
- 木黄连
- 木馒头
- 牡蒿
- 一叶荻
- 杜鹃兰
- 螃蟹脚
- 石寄生
- 清风藤
- 红靛
- 马皮
- 猕猴肉
- 香叶天竹葵
- 紫红鞭
- 兔毛蒿
- 短叶锦鸡儿
- 鬼针草
- 地沙
- 马桑根
- 鳝鱼皮
- 珊瑚冬青
- 雪山甘草
- 花蜘蛛
- 油头草
- 羊肚
- 椿叶
- 土田七
- 广防己
- 白花丹
- 鸐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