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花生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花生
拼音注音
Shān Huā Shēng
别名
假花生、大叶青、异果山绿豆、稗豆。
来源
为豆科山蚂蝗属植物假地豆Desmodiumheterocarpum(L.)DC.,以全株入药。夏、秋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半灌木或小灌木,高1~3米,嫩枝疏被白色长柔毛。茎直立或稍弯,有时近平卧。三出复叶互生,顶端一片较大;叶柄长约2厘米,被柔毛;托叶条状披针形小托叶针形;小叶片倒卵状矩圆形或椭圆形,长1.5~6厘米,宽1.3~2.5厘米,先端浑圆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无毛,下面被白色长柔毛。夏季顶生或侧生总状花序,密缀双生花,花梗长约3毫米;花萼宽钟状,萼齿宽披针形,短于萼筒或等长;蝶形花冠紫红色,长约5毫米。荚果条形,长1.2~2.5厘米,宽约3毫米,先端留有弯曲柱基,被有带钩缘毛,具4~7近方形的结荚,节间浅波状。种子圆肾形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坡草丛中。分布于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西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和云南等省区。
性味
苦、甘、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消肿止痛。预防腮腺炎,流行性乙型脑炎,喉痛;外用治毒蛇咬伤,跌打肿痛,痈疗。
用法用量
用量0.5~2两;外用适量,鲜品捣烂敷患处。
复方
[b]毒蛇咬伤[/b]:(1)山花生、铁扫帚(截叶铁扫帚)各等量,晒干、研粉,加少量淀粉压片,每次含生药0.3克。用温开水送服或磨碎冲温开水灌服,每次15~20片,每天2~3次。(2)山花生、白花蛇舌草各3钱,徐长卿、吴茱萸各2钱,水煎冲酒服,治青竹蛇、眼睛蛇咬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米碎花根
- 黄花苜蓿
- 山蜡梅
- 油杉
- 河乌
- 蟾蜍
- 对叶油麻叶
- 黄蜀葵根
- 榔榆叶
- 榆耳
- 绿段草
- 南蛇竻根
- 印度菩提树皮
- 毛葡萄根皮
- 刺沙蓬
- 鱼尾葵叶
- 火棘
- 岩凤尾蕨
- 臭灵丹
- 牛藤果
- 苍山冷杉
- 大马蹄蕨
- 海狗肾
- 荔枝藤
- 翅柄蓼
- 败酱草
- 独叶一枝花
- 毛稔根
- 漆树木心
- 脓见愁根
- 午时茶
- 四叶参
- 猪脬
- 窿缘小叶桉
- 白粉蝶
- 心叶虎耳草
- 草蜘蛛
- 臭辣树
- 肚拉
- 灯台莲
- 福寿草
- 饭汤子
- 柑叶
- 吕宋果
- 海南茄
- 蒙自赤杨
- 柠檬桉叶
- 桑椹
- 青果
- 甜瓜花
- 威灵仙
- 东菊
- 紫花芥
- 山黄皮
- 白花龙胆
- 绵马贯众
- 长柄蕗蕨
- 牛鼻
- 河豚鱼肝油
- 桑瘿
- 莴苣子
- 唐古特青兰苗
- 对叶百部
- 蜣螂
- 水茄冬叶
- 粟米草
- 盐肤木根
- 薤叶
- 野烟
- 一把香
- 紫茎棱子芹
- 苍耳花
- 长叶丹参
- 东当归
- 三七
- 三七叶
- 白檀
- 紫荆根皮
- 水毛花
- 蜂蜜树
- 白花九里明
- 槟榔
- 木兰寄生
- 白果
- 橘饼
- 夜香牛
- 扁蒲扇
- 毛木树
- 小鹭鸶兰
- 大叶马尾连
- 鲫鱼脑
- 乌药叶
- 金发草
- 五裂槭
- 燕窠土
- 桦叶荚蒾
- 血见愁
- 大麻疙瘩
- 海韭菜
- 落花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