瓜蒌子
《中国药典》:瓜蒌子
拼音注音
Guā Lóu Zǐ
英文名
SEMEN TRICHOSANTHIS
来源
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. 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秋季采摘成熟果实,剖开,取出种子,洗净,晒干。
形状
栝楼:呈扁平椭圆形,长12~15mm,宽6~10mm,厚约3.5mm。表面浅棕色至棕褐色,平滑,沿边缘有1圈沟纹。顶端较尖,有种脐,基部钝圆或较狭。种皮坚硬;内种皮膜质,灰绿色,子叶2,黄白色,富油性。气微,味淡。
双边栝楼:较大而扁,长15~19mm,宽8~10mm,厚约2.5mm。表面棕褐色,沟纹明显而环边较宽。顶端平截。
性味
甘,寒。
炮制
[b]瓜蒌子[/b]:除去杂质及干瘪的种子,洗净,晒干。用时捣碎。
[b]炒瓜蒌子[/b]:取净瓜蒌子,照清炒法(附录Ⅱ D)炒至微鼓起。用时捣碎。
[b]瓜蒌仁霜[/b]:将去壳的瓜蒌仁碾细,用吸油纸包裹,加热微炕后,压榨去油,碾细即可。
归经
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功能主治
润肺化痰,滑肠通便。用于燥咳痰黏,肠燥便秘。
用法用量
9~15g。
注意
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。
贮藏
置阴凉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
摘录
《中国药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黑老头
- 透茎冷水花
- 独蕨萁
- 钓樟枝叶
- 虾子花
- 槠子皮叶
- 江篱
- 珍珠莲根
- 铺地黍根
- 红香藤
- 紫萁贯众
- 甜杏仁
- 鲸蜡
- 四叶七
- 山慈菇叶
- 竹节七
- 白饭树根
- 直立百部
- 薜荔果
- 紫薇叶
- 葛花
- 山皂角
- 蒺藜花
- 刺玫果
- 四方麻
- 大花素馨花
- 云支花
- 红芪
- 山乌桕根
- 芨芨草
- 云南五味子根
- 苦生叶
- 青皮树
- 芫荽
- 山岗稔
- 山大颜
- 和筋草
- 还阳草
- 江珧柱
- 海州常山
- 山芹
- 刺苞南蛇藤叶
- 红绵藤
- 荷蒂
- 匙叶草
- 胡桃树皮
- 喉痧药
- 孩儿草
- 刺海松
- 山毛藓
- 红敷地发
- 海通
- 红荆芥
- 参条
- 四指马鲅
- 一颗针
- 花南星
- 兴安毛连菜花
- 海螵蛸
- 实葫芦根
- 山刺梨
- 蒟蒻
- 刺苞南蛇藤
- 猪肚木
- 海鳗鳔
- 山慈姑
- 山绿茶
- 猪毛参
- 山杜仲
- 荷莲豆菜
- 黄堇
- 猪肝
- 猪毛菜
- 荷叶蒂
- 山牵牛
- 侧子
- 双肾参
- 四块瓦
- 猪屎豆
- 山柑算盘子
- 山白果
- 山百足
- 刺果甘草
- 箭叶苣
- 红花
- 双参
- 刺萼悬钩子
- 一文钱
- 绛梨木
- 山砂姜
- 金盏菊根
- 对叶百部
- 火殃簕
- 带鱼
- 刺郎果
- 孔公孽
- 宽羽线蕨
- 金鸡纳
- 菊花苗
- 天竹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