橄榄核
《中华本草》:橄榄核
拼音注音
Gǎn Lǎn Hé
别名
青果核
英文名
nut of White canarium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(lour.) Raeusch.的果核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arium album (Lour.) Raeusch.[Pimela alba Lour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成熟果实,除去果肉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橄榄 常绿乔木,高10-20m。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。树皮淡灰色,平滑;幼枝、叶柄及叶轮均被极短的柔毛,有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长15-30cm;小叶11-15,长圆状披针形,长6-15c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偏斜,全缘,秃净,网脉两面均明显,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,略粗糙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与叶等长或略短;萼杯状,3浅裂,稀5裂;花瓣3-5白色,芳香,长约为萼之2倍;雄蕊6,插生于环状花盘外侧;雌蕊1,子房上位。核果卵形,长约3cm,初时黄绿色,后变黄白色,两端锐尖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,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果核梭形,暗红棕色,表面有3条纵棱,棱间有2条弧形弯曲的沟。质坚硬,研开后内分3室,各有种子1颗,内果皮分2层,外层较厚,红褐色,内层较薄,黄色。种子1颗,内果皮分2层,外层较厚,红褐色,内层较薄,黄色。种子红棕色,膜质。子叶2片折叠,白色或黄白色,油性。气清香。以颗粒均匀、饱满、无霉变者为佳。[br]显微鉴别 果核横切面:果皮石细胞呈长方形,外侧壁较厚,孔沟细密而明显,内侧胞腔较明显,孔沟明显分叉。种皮细胞壁薄,内含红棕色色素。子叶细胞多解形,壁薄,内含糊粉粒和脂肪油。
性味
甘;涩;温
归经
肝;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解毒;敛疮;止血;利气。主咽喉肿痛;口舌生疮;冻疮;疳疮;天疱疮;肠风下血;睾丸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烧存性研末,3-6g;或磨汁。外用:适量,烧存性,研末撒或调敷;或磨汁涂。
复方
①治阴肾瘤肿:橄榄核、荔枝核、山楂核等分。烧存性,研末,每服二钱,空心茴香汤调下。(《纲目》)⑧治肠风下血久不瘥者: 橄榄核,不以多少,灯上烧灰为细末,每服二钱,陈米饮调下,空心食前。(《杨氏家藏方》橄榄散)⑧治耳足冻疮: 橄榄核烧研,油调涂之。(《乾坤生意》)
各家论述
1.《纲目》:磨汁服治诸鱼鲠,成积,又治小儿痘疮。烧研服之治下血。2.《本草备要》:烧灰,敷疰疳。3.《本经逢原》:灰末,敷金疮无瘢。生核磨水,搽瘢渐灰。4.《本草再新》:治肝胃气,疝气,消疽瘤。5.《岭南采药录》:磨碎涂眼,去眼膜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橄榄核
拼音注音
Gǎn Lǎn Hé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核。
生境分布
主产福建,此外,广东、广西亦产。
形状
果核呈梭形,两头钝尖,红棕色,上有6条棱线,质坚硬,不易碎;剖开内有3室,其中各有种子1粒。种子细长梭形。种皮棕红色,内为白色种仁,油性足。无臭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涩,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消诸鱼骨鲠,治胃痛,疝气,肠风下血。
①《纲目》:"磨汁服治诸鱼骨鲠,及食鲙成积,又治小儿痘疮倒黡。烧研服之治下血。"
②《本草备要》:"烧灰,敷疰疳。"
③《本经逢原》:"灰末,敷金疮无瘢。生核磨水,搽瘢渐灭。"
④《本草再新》:"治肝胃气,疝气,消疽瘤。"
⑤《岭南采药录》:"磨碎涂眼,去眼膜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烧存性研末,1~2钱;或磨汁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磨汁涂。
复方
①治阴肾颓肿:橄榄核、荔枝核、山樝核等分。烧存性,研末,每股二钱,空心茴香汤调下。(《纲目》)
②治肠风下血久不瘥者:橄榄核,不以多少,灯上烧灰为细末,每服二钱,陈米饮调下,空心食前。(《杨氏家藏方》橄榄散)
③治耳足冻疮:橄榄核烧研,油调涂之。(《乾坤生意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桂木根
- 栝楼
- 毛山荆子
- 柠鸡儿
- 柠条子
- 高粱泡
- 南川升麻
- 柠条根
- 牛胞衣
- 牛角藓
- 南烛叶
- 牛西西
- 勾儿茶
- 过江龙子
- 黄鹌菜
- 橄榄露
- 牛蒡
- 葱花
- 柠檬
- 牛奶浆草
- 南天竹
- 牛巴嘴
- 万寿菊叶
- 鳡鱼
- 龟肉
- 赶山鞭
- 牛扁
- 麻楝
- 乌桕子
- 瓜蒌皮
- 蛇尾草
- 绿绒蒿
- 奶汁树
- 桂花跌打
- 梗花雀梅藤
- 狗脑
- 五指毛桃果
- 扭鞘香茅
- 家兔骨
- 女贞皮
- 光叶山黄麻
- 马桂花
- 高粱乌米
- 虎尾轮根
- 乌棒子
- 盐肤木根皮
- 大草乌
- 炙甘草
- 葛上亭长
- 南蛇藤叶
- 南板蓝根
- 万寿菊花
- 乌榄叶
- 狗乳汁
- 乌梅
- 牛嗓管树
- 啄木鸟
- 牛嗓管
- 糯米泔
- 南蛇竻根
- 亮光菜
- 鬼笔
- 乌桕根皮
- 糯稻根
- 宁油麻藤
- 奶浆柴胡
- 牛白藤根
- 八节毛
- 高梁泡叶
- 乌奴龙胆
- 关白附子
- 谷芽
- 万年青根
- 昆明鸡脚黄连
- 万年青
- 穿山龙
- 南鹤虱
- 干姜
- 普陀南星
- 高山紫菀
- 葛粉
- 吉林乌头
- 岩豆
- 钮子七
- 南蛇簕
- 鬼盖
- 观音苋根
- 瓜子金
- 光叶水苏
- 乌药花
- 关东丁香
- 赶风柴
- 乌柳
- 菊花叶
- 茅苍术
- 石风丹
- 伽喃香
- 龙爪树
- 南瓜花
- 桂花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