橄榄核
《中华本草》:橄榄核
拼音注音
Gǎn Lǎn Hé
别名
青果核
英文名
nut of White canarium
出处
出自《本草纲目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橄榄科植物橄榄Canarium album (lour.) Raeusch.的果核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arium album (Lour.) Raeusch.[Pimela alba Lour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成熟果实,除去果肉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橄榄 常绿乔木,高10-20m。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。树皮淡灰色,平滑;幼枝、叶柄及叶轮均被极短的柔毛,有皮孔。奇数羽状复叶互生,长15-30cm;小叶11-15,长圆状披针形,长6-15cm,宽2.5-5cm,先端渐尖,基部偏斜,全缘,秃净,网脉两面均明显,下面网脉上有小窝点,略粗糙。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,与叶等长或略短;萼杯状,3浅裂,稀5裂;花瓣3-5白色,芳香,长约为萼之2倍;雄蕊6,插生于环状花盘外侧;雌蕊1,子房上位。核果卵形,长约3cm,初时黄绿色,后变黄白色,两端锐尖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低海拔的杂木林中,有栽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果核梭形,暗红棕色,表面有3条纵棱,棱间有2条弧形弯曲的沟。质坚硬,研开后内分3室,各有种子1颗,内果皮分2层,外层较厚,红褐色,内层较薄,黄色。种子1颗,内果皮分2层,外层较厚,红褐色,内层较薄,黄色。种子红棕色,膜质。子叶2片折叠,白色或黄白色,油性。气清香。以颗粒均匀、饱满、无霉变者为佳。[br]显微鉴别 果核横切面:果皮石细胞呈长方形,外侧壁较厚,孔沟细密而明显,内侧胞腔较明显,孔沟明显分叉。种皮细胞壁薄,内含红棕色色素。子叶细胞多解形,壁薄,内含糊粉粒和脂肪油。
性味
甘;涩;温
归经
肝;胃;大肠经
功能主治
解毒;敛疮;止血;利气。主咽喉肿痛;口舌生疮;冻疮;疳疮;天疱疮;肠风下血;睾丸肿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烧存性研末,3-6g;或磨汁。外用:适量,烧存性,研末撒或调敷;或磨汁涂。
复方
①治阴肾瘤肿:橄榄核、荔枝核、山楂核等分。烧存性,研末,每服二钱,空心茴香汤调下。(《纲目》)⑧治肠风下血久不瘥者: 橄榄核,不以多少,灯上烧灰为细末,每服二钱,陈米饮调下,空心食前。(《杨氏家藏方》橄榄散)⑧治耳足冻疮: 橄榄核烧研,油调涂之。(《乾坤生意》)
各家论述
1.《纲目》:磨汁服治诸鱼鲠,成积,又治小儿痘疮。烧研服之治下血。2.《本草备要》:烧灰,敷疰疳。3.《本经逢原》:灰末,敷金疮无瘢。生核磨水,搽瘢渐灰。4.《本草再新》:治肝胃气,疝气,消疽瘤。5.《岭南采药录》:磨碎涂眼,去眼膜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橄榄核
拼音注音
Gǎn Lǎn Hé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核。
生境分布
主产福建,此外,广东、广西亦产。
形状
果核呈梭形,两头钝尖,红棕色,上有6条棱线,质坚硬,不易碎;剖开内有3室,其中各有种子1粒。种子细长梭形。种皮棕红色,内为白色种仁,油性足。无臭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甘涩,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消诸鱼骨鲠,治胃痛,疝气,肠风下血。
①《纲目》:"磨汁服治诸鱼骨鲠,及食鲙成积,又治小儿痘疮倒黡。烧研服之治下血。"
②《本草备要》:"烧灰,敷疰疳。"
③《本经逢原》:"灰末,敷金疮无瘢。生核磨水,搽瘢渐灭。"
④《本草再新》:"治肝胃气,疝气,消疽瘤。"
⑤《岭南采药录》:"磨碎涂眼,去眼膜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烧存性研末,1~2钱;或磨汁。外用:烧存性研末调敷或磨汁涂。
复方
①治阴肾颓肿:橄榄核、荔枝核、山樝核等分。烧存性,研末,每股二钱,空心茴香汤调下。(《纲目》)
②治肠风下血久不瘥者:橄榄核,不以多少,灯上烧灰为细末,每服二钱,陈米饮调下,空心食前。(《杨氏家藏方》橄榄散)
③治耳足冻疮:橄榄核烧研,油调涂之。(《乾坤生意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丁癸草
- 羊蹄肉
- 珍珠草
- 枕材
- 竹林标
- 广石豆兰
- 羊角棉
- 枳实
- 合欢皮
- 芒刺复叶耳蕨
- 紫花苣苔
- 倒心叶桃叶珊瑚
- 云南地黄连
- 云南莲座蕨
- 枸骨树皮
- 淫羊藿
- 硬枝黑锁梅
- 厚朴花
- 华南皂荚
- 油柑木皮
- 孩儿草
- 喉痧药
- 珠芽半枝
- 橄榄仁
- 根辣
- 砧草
- 石韦
- 牙新渊
- 冬菇
- 竹节人参叶
- 云牛膝
- 野菱根
- 变叶榕
- 干旱毛蕨
- 桂丁
- 冻青叶
- 一叶萩
- 总状绿绒蒿
- 广西过路黄
- 祖司麻
- 华山参
- 紫弹树枝
- 构树
- 桂花露
- 洋虫
- 小黑药
- 藏羚角
- 紫荆根皮
- 胡麻叶
- 杂交景天
- 柘木
- 干苔
- 盐麸子
- 心不干
- 水麻
- 盐肤子
- 狗头芙蓉
- 冬瓜藤
- 展花乌头
- 黄麻梗虫
- 云杉球果
- 竹卷心
- 藏鮡胆
- 东北鼢鼠
- 沙枣胶
- 熊筋
- 一枝香
- 丁香蓼
- 一叶荻
- 星星草
- 黑皮青木香
- 中南星
- 紫八宝
- 灌木蒲桃
- 云南柴桂
- 菘菜
- 竹凌霄
- 木麻黄
- 硬皮马勃
- 红葵
- 硬皮褐层孔菌
- 大花细辛
- 凤眼果
- 獐骨
- 紫珠
- 云南仙人掌
- 北丝石竹
- 石枣子
- 雪乌
- 蒴藋
- 水椎木
- 野西瓜苗子
- 巴东岩白菜
- 红茴香叶
- 土党参
- 算盘子叶
- 素馨花
- 土圞儿
- 柠条籽
- 水虾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