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母草
《中华本草》:公母草
拼音注音
Gōnɡ Mǔ Cǎo
别名
四方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玄参科植物棱萼母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ndernia oblonega (Benth.)Merr. Et Chun[Vandellia oblonga Benth]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。直立或倾卧发出弯曲上升的枝。根须状。茎枝略呈四有形,角上有棱,面上有沟,中部的节间较长,可达6cm,无毛。叶对生;基部者有短柄,上部叶无柄微抱茎;叶片菱状卵形至菱状披针形,长0.5-2cm,宽0.3-0.8cm,先端微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具波状浅缺,小齿或全缘,质颇厚,两面无毛。花序近总状,顶生或腋生,花不超过10朵;苞片披针形,花梗细,长0.5-2.5;花萼狭钟状,裂片三角状卵形;花冠紫色或蓝紫色,长1.3cm以上,喉部渐扩大,上唇2裂,下唇较上唇大,3裂;雄蕊4,全育;柱头宽片状。蒴果椭圆形,比宿萼短。种子多数。花期5-7月,果期8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干地沙质土壤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广东、海南。
性味
味苦;涩;性平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解毒消肿。主痢疾;腹泻;乳痈;肠前程;疮疖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15g,鲜品30-60g。外用:适量品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枫香树皮
- 黄木耳
- 羊肚菌
- 功劳子
- 光叶密花豆
- 光枝勾儿茶
- 光亮密网蕨
- 古钮菜
- 岗柃叶
- 光叶巴豆树
- 光叶水苏
- 枫香树叶
- 方榄
- 光梗丝石竹
- 蓖麻油
- 浮海石
- 光头稗子
- 光里白
- 光果南蛇藤
- 勾儿茶
- 光叶海桐根
- 独角牛
- 公鸡头叶
- 光叶石楠
- 光叶山黄麻
- 鸡子壳
- 光慈姑
- 滑背草鞋根
- 铜锤草根
- 方叶五月茶
- 返顾马先蒿
- 割舌罗
- 光背杜鹃
- 岗柃
- 光刺兔唇花
- 蟾酥
- 番石榴干
- 番石榴果
- 光素馨
- 方儿茶
- 光杆琼
- 蝴蝶花
- 牛藤
- 铁树
- 旱芹
- 杨枸花
- 红果参
- 鹿心草
- 蒙疆苓菊
- 剪夏罗根
- 蒲葵
- 一叶萩
- 猴樟果
- 桃仁
- 牛黄
- 猪毛草
- 紫草
- 见血清
- 桃子
- 小棕包
- 天青地白
- 安龙香科科
- 金丝矮陀陀
- 苦油木
- 灵砂
- 鼠舌草
- 长梗玄参
- 钓鱼秆
- 淡花当药
- 毛木耳
- 红帽顶
- 四季青
- 蜈蚣兰
- 吹风散
- 盾翅藤
- 麦瓶草种子
- 黄花木
- 梭子蟹
- 黄花远志
- 苦菜根
- 天胡荽
- 南山藤
- 岗梅根
- 帘子藤
- 全叶青兰
- 猪蹄甲
- 木蹄
- 无毛南蛇藤
- 土燕窝泥
- 皂荚
- 润肺草
- 广东升麻
- 甘青雪莲花
- 岗边菊
- 柑皮
- 狗尾花
- 牿岭勾儿茶
- 干岩矸
- 甘薯
- 甘草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