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石韦
《中华本草》:光石韦
拼音注音
Guānɡ Shí Wéi
别名
石韦、一包针、石莲姜、牛皮凤尾草、大石韦、岩莲鸡尾、铁牛皮、牛舌条
英文名
Herb of Balt Pyrrosia
出处
出自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光石韦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yrrosia calvata (Bak.) Ching[Polypodium clavatum Bak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除去杂质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20-60cm。根茎粗短,横生或斜升,顶部密被披针鳞片,长渐尖头,边缘有锯齿。叶簇生;叶柄长4-10cm,以关节着生于根状茎;叶片革质,披针形,长20-50cm,宽2-4cm,渐尖头,向基部变狭成楔形下延;叶片上面偶有一二星状毛及小凹点,下面幼时有白色细长星状毛,最后完全脱落并为绿色;侧脉略可见。孢子囊群在叶片背面中部以上散生;无囊群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400-1800m的林下石上或树干上,成丛生长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叶多卷成压扁的管状或平展,革质,一型。叶片长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而不下延,全缘,长20-50cm,宽约3cm。上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,有小凹点;用扩大镜观察,可见叶下表面有星状毛或细绒毛,孢子囊群密布于叶下表面的中部以上。叶柄长4-8cm,宽3-4mm,有纵棱。气微,味淡。[br]显微鉴别 叶表面观:下表皮的星状毛稀少,具5-6个分枝,分枝长130-320μm,宽25-35μm;柄由1-5个细胞组成,长160-430μm。孢子长约70μm。[br]叶横切面:叶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。主脉下侧和叶肉组织有数个分体中柱。靠近上表皮有下皮细胞。主脉靠近下表皮的厚壁组织发达,连成半环形,而靠近上表皮者较少。[br]叶柄基部横切面:分体中柱10-14个。
化学成分
含杧果甙(mangiferin)11.4%,异杧果甙(isomangiferin)7。84%及痕量的绿原酸(chlorogenic acid)。
性味
苦;酸;凉
鉴别
(1)取石韦、庐山石韦、华北石韦、有柄石韦粉末各5g,置索氏提取器中,用甲醇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。取提取液各2ml分置试管中,加镁粉少许,再加浓盐酸1-2滴,除有柄石韦外,其余3种石韦提取液均沿管壁出现粉红色。(检查黄酮类)(2)薄层色谱 取石韦、庐山石韦、华北石韦、有柄石韦粉末各5g,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(沸程60-90℃)-氯仿(3:1)适量提取,至提取液近无色,浓缩提取液至2.5ml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取4种供试品溶液及里白烯对照品溶液,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(青岛)薄层板上,以正己烷上行展开,取出晾干,喷5%磷钼酸乙醇溶液,120℃烘10min,供试品层析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上,显相同的色斑。[br]以同样方法进行薄层色谱,以β-谷甾醇为对照品,用正己烷-丙酮(5:1)展开,喷5%浓硫酸的乙醇溶液,于120℃烘10min,供试品层析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上,显相同的色斑。
归经
肺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;利尿;止咳;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痰中带血;小便不利;热淋;沙淋;颈淋巴结核;烧烫伤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除湿,泻肺热,利小便。治咳嗽、吐血、小便不利。2.治瘰疬。(四川)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光石韦
拼音注音
Guānɡ Shí Wéi
别名
牛皮风尾草、大石韦、石莲姜、岩莲鸡尾(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),大鱼刀(《湖南民间药物资料》)。
出处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
来源
为水龙骨科植物光石韦的带根全草。全年均可采收。
原形态
植株高25~60厘米.根状茎短粗,斜行或横走,密被鳞片;鳞片线状披针形,褐色,边缘不整齐。叶簇生;叶柄长5~9厘米,幼时被毛;叶片披针形,长20~50厘米,宽2~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渐狭,全缘;叶厚革质,淡绿色,上面有黑点,有时被少许脱落的星状毛,下面初被白色星状毛,最后则完全无毛;侧脉稍明显。孢子囊群分布在叶片中部以上。
生境分布
分布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及湖北等地。
性味
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性微寒,味苦微辛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:"除湿,泻肺热,利小便。治咳嗽、吐血、小便不利。"
②治瘰疬。(四川)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接气草
- 大苞叶千斤拔叶
- 葱汁
- 西南金刚藤
- 伏牛花
- 光杆琼
- 光棍草
- 鸡雪莲
- 血苋
- 尖嘴林檎果
- 无莿根
- 大茶药根
- 尖槐藤
- 惊风草
- 锡
- 水将军
- 番石榴树皮
- 蟾蜍
- 景天
- 阴香皮
- 光头稗子
- 芜菁甘蓝子
- 人指甲
- 福参叶
- 蟹壳
- 肖鸢尾根
- 凤冠草
- 韭菜
- 金钟茵陈
- 胡桃根
- 吉祥草
- 羊肌藤
- 红豆树
- 丝瓜花
- 锈毛钝果寄生
- 西瓜黑霜
- 刺齿凤尾蕨
- 水马桑
- 佛手柑根
- 飞蛾七
- 榉树皮
- 木香子
- 鬣羚角
- 苦蓢树
- 水毛射
- 水冬瓜花
- 大头茶果
- 尖子木
- 苦葛根
- 金盏菊根
- 扶桑
- 金鸡纳
- 光枝勾儿茶
- 苏木蓝
- 角翅卫矛
- 发菜
- 姜花果实
- 大报春花
- 大瓦韦膜叶星蕨
- 虾须草
- 通脉丹
- 尖药花
- 方儿茶
- 金顶蘑
- 接骨木叶
- 姬蕨
- 吉利子树
- 蝎子草
- 玄明粉
- 象牙参
- 大果榆
- 金线兰
- 光慈姑
- 冠果草
- 关东丁香
- 光叶水苏
- 椒目
- 大沙叶
- 檵花叶
- 大红毛叶
- 象牙草
- 分心木
- 金鱼
- 铅
- 大白药
- 水枇杷
- 大树皮
- 橘皮
- 水莎草
- 大石枣
- 光素馨
- 蟹
- 血风藤
- 苦菜
- 锯鲨胆
- 大毛红花
- 大苦草
- 棘豆根
- 接骨木花
- 伏毛山豆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