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妹条叶
《中华本草》:麻妹条叶
拼音注音
Má Mèi Tiáo Yè
英文名
leaf of Pale Bittersweet
出处
出自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Celastrus hypoleucus (Oliv.)Warb.的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elastrus hypoleucus (Oliv.)Warb.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粉背南蛇藤 藤状灌木,高可达5m。小枝幼时被白粉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1-1.5cm;叶片椭圆形或宽椭圆形,长6-14cm,宽3-8cm,先端短渐尖,基部宽楔形,边缘具细齿,背面被白粉,脉上有时有疏毛。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,长6-12cm,腋生花序短小,有花3-7朵,花梗中部以上有关节;花白色,4数,单生;雄花有退化子房;雌花有短花丝的退化雄蕊,子房具细长花柱,柱头3裂。果序顶生,长而下垂;腋生花多不结实。蒴果球状,橙黄色,疏生,具长梗,果皮裂瓣内侧有红色斑点。种子黑棕色,有橙红色假种皮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丛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陕西、甘肃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云南。
化学成分
叶含山奈甙(kaempferitrin),山奈酚-7-鼠李糖甙-3-葡萄糖甙(kaempferol-7-rhamnoside-3-glucoside),槲皮素-3-鼠李糖甙-7-葡萄糖甙(quercetin-3-rhamnoside-7-glucoside)。
性味
辛;平
归经
脾;肝经
功能主治
止血生肌。主刀伤出血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。
临床应用
麻妹条叶捣绒,包患处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麻妹条叶
拼音注音
Má Mèi Tiáo Yè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的叶。
性味
辛,平。
功能主治
止血生肌,治刀伤。麻妹条叶捣绒,包患处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小人参
- 小叶双眼龙
- 磨盘草子
- 艾虎
- 青羊角
- 大籽蒿
- 黄荆子
- 沙拐枣
- 田螺厣
- 灰菜
- 鱼香草
- 独脚柑
- 紫花苣苔
- 保山附片
- 猫儿屎果
- 龙舌箭
- 湖北桑寄生
- 小花吊兰
- 毛果算盘子
- 光叶闭鞘姜
- 大苞芹
- 南牡蒿
- 莲子心
- 铁箍散
- 欧李
- 青头雀
- 鸬鹚(鸬鹚)
- 旋覆花
- 百两金叶
- 待宵草
- 青竹标根
- 绿茎槲寄生
- 刺天茄
- 埃蕾
- 偏叶白齿藓
- 龙脑香子
- 通脱木花上粉
- 铁蚂蟥
- 水茴香藻
- 铁线莲
- 大叶菜
- 矮地茶
- 孜然
- 了哥王根
- 桉油
- 山漆树
- 厚朴
- 栾犀
- 鼺鼠
- 黎罗根
- 牡荆叶
- 枇杷
- 鹿梨根皮
- 凹朴皮
- 鲤鱼齿
- 铁马豆
- 钓杆柴
- 飞天蠄蟧
- 金刷把
- 铃兰
- 长节耳草
- 小红蒜根
- 甘松
- 小青杨
- 唢呐花
- 水田七叶
- 枸橘
- 防风花
- 白花射干
- 矮茎冷水花
- 过山蕨
- 白苋
- 苦苣
- 藜实
- 廉姜
- 沙芥
- 越瓜
- 鹿脂
- 大乌爪金龙
- 水芹
- 罗甸沟瓣
- 不凋木
- 鹿血
- 龙涎香
- 铅粉
- 山橿根
- 百两金
- 篦梳剑
- 雀脑
- 桐油
- 双肾藤
- 青叶胆
- 沙苑子
- 三分丹
- 青头菌
- 龙船乌泡
- 匙叶黄杨
- 野烟叶
- 华山矾根
- 藤本夜关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