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毛菜
《中华本草》:鸡毛菜
拼音注音
Jī Máo Cài
别名
冻菜渣渣、浅水藻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花菜科植物鸡毛菜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terocladia tenuis Okam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藻体红紫色,软骨质,丛生,高5-15(-20)cm,主枝扁平,羽状分枝2-3次,较有规则,对生,也有少数互生,枝宽1-2mm,枝基部骤狭缩,末端钝尖,上部分枝较密而短,下部枝略稀疏而长。髓部和皮层无明显界线,丝状细胞密集或散生于髓部,皮层中较少。四分孢子囊群先在末枝上形成圆斑,其后逐渐膨大成圆形,囊果生于小枝顶端下方,向一面膨起,有一囊孔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中潮带石块上或石沼中,或低潮带岩石裂缝中较隐蔽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沿海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藻体深紫红色,丛生,长5-15cm,软骨质。全体呈羽毛状。主枝扁平,有较规律的2-3次羽状分枝,多数呈对生。枝基部骤然收缩,顶端钝圆。上部分枝较密而短,下部分枝较稀而长。小枝上有时有略膨大的囊果。
化学成分
含多糖,丙酮酸(pyrnvic acid),3,6-脱水半乳糖(3,6-anhydrogalactose),琼脂,蛋白质,无机盐和胆甾醇(cholesterol)。
性味
咸;寒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泻火;软坚化痰。主肺热痰结干咳;喉炎;慢性便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鲻鱼
- 秋石
- 鱵鱼
- 大横纹
- 大铁扫把
- 走马风
- 紫金龙
- 勒马回
- 苏木蓝
- 矮脚苦蒿
- 对叶林
- 冻绿叶
- 金盏菊根
- 橡实壳
- 红钉耙藤
- 土玉桂
- 赤翅蜂
- 败酱
- 降真香
- 独角芋
- 菟丝
- 柱果木榄叶
- 牛心果
- 獭肝
- 贯众
- 麻花
- 黄杨根
- 金银花
- 灵芝
- 光背杜鹃
- 两色乌头
- 鸡肾草
- 鱼油
- 漂摇豆
- 海虾
- 黄蜀葵花
- 龙眼花
- 润肺草
- 金鱼
- 使君子叶
- 倒卵叶五加
- 省雀花
- 黑果
- 蜂毒
- 野决明
- 艾虎
- 三棱
- 青皮
- 大树跌打
- 金箔
- 玳玳花
- 疔毒草
- 慕荷
- 亮叶桦根
- 矮地茶
- 石蔓藤
- 乌桕木根皮
- 太白丽参
- 鸭舌鱼鳖
- 大红青菜
- 落叶梅
- 茱卷皮
- 鸢胆
- 红楠
- 阿里红
- 老鼠瓜
- 三叶木蓝
- 秀丽槭
- 白茅针
- 鞭叶耳蕨
- 楠木皮
- 伞形梅笠草
- 酸枣肉
- 釜脐墨
- 香水塔花
- 蓝锭果
- 软骨过山龙
- 鹿耳韭
- 鸡血藤
- 亮叶桦
- 蕨麻
- 艾纳香根
- 沉香
- 吹风藤
- 黑山蔗
- 蝙蝠葛叶
- 狨
- 鹌鹑蛋
- 白骨走马
- 榆花
- 了哥王子
- 老鼠簕
- 苎麻根
- 苦壶卢子
- 红豆七
- 野木鱼
- 翅子木
- 莱菔子
- 红升麻
- 白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