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毛菜
《中华本草》:鸡毛菜
拼音注音
Jī Máo Cài
别名
冻菜渣渣、浅水藻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花菜科植物鸡毛菜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terocladia tenuis Okam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藻体红紫色,软骨质,丛生,高5-15(-20)cm,主枝扁平,羽状分枝2-3次,较有规则,对生,也有少数互生,枝宽1-2mm,枝基部骤狭缩,末端钝尖,上部分枝较密而短,下部枝略稀疏而长。髓部和皮层无明显界线,丝状细胞密集或散生于髓部,皮层中较少。四分孢子囊群先在末枝上形成圆斑,其后逐渐膨大成圆形,囊果生于小枝顶端下方,向一面膨起,有一囊孔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中潮带石块上或石沼中,或低潮带岩石裂缝中较隐蔽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沿海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藻体深紫红色,丛生,长5-15cm,软骨质。全体呈羽毛状。主枝扁平,有较规律的2-3次羽状分枝,多数呈对生。枝基部骤然收缩,顶端钝圆。上部分枝较密而短,下部分枝较稀而长。小枝上有时有略膨大的囊果。
化学成分
含多糖,丙酮酸(pyrnvic acid),3,6-脱水半乳糖(3,6-anhydrogalactose),琼脂,蛋白质,无机盐和胆甾醇(cholesterol)。
性味
咸;寒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泻火;软坚化痰。主肺热痰结干咳;喉炎;慢性便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斩龙草
- 雪山林
- 蘽根
- 水芹
- 宽卵叶山蚂蝗
- 鹅肠草
- 杠香藤
- 海蕴
- 圆叶乌头
- 雪猪油
- 貂尾
- 蓝实
- 止咳菊
- 扇叶阴地蕨
- 溪荪
- 雪见草根
- 鸡挂骨草
- 革耳
- 蛋不老
- 短柄五加
- 鸡冠参
- 杜松实
- 雪人参
- 豆瓣香
- 云南红豆蔻果
- 车前草
- 黑参
- 地骨皮
- 小败火草
- 神黄豆
- 王母钗
- 荠苎
- 黄练芽
- 大叶香薷
- 榆树
- 青蟹
- 甜石榴
- 核桃楸皮
- 蘘荷子
- 天青地白
- 马蔺花
- 大叶矶松
- 马瓞儿
- 胡萝卜叶
- 蜂蝇
- 黄鼠狼
- 叶上花
- 刺榆皮
- 麻牛膝
- 柳花
- 骡宝
- 青海鸢尾子
- 狗骨节
- 竹鼠子牙
- 马刀
- 大鲵
- 鼻涕果
- 爬树龙
- 温大青
- 小朴松实
- 水飞蓟
- 蒲葵
- 黑塔子根
- 大叶凤仙花
- 鹅掌上黄皮
- 黄开口
- 栓皮栎
- 青葙花
- 齿叶橐吾
- 草藤乌
- 油茶叶
- 杧果核
- 大板山蚤缀
- 乌豆根
- 野靛青
- 啄木鸟
- 地锦苋
- 血人参
- 益母草
- 新香草
- 黄花补血草
- 红花岩黄芪
- 水蛭
- 香橼根
- 大叶蒟
- 竹菌
- 羊角扭
- 大毛桐子根
- 灯油藤子
- 血桐
- 多蒴曲尾藓
- 狗核树
- 锯鲨肝
- 黑壳楠
- 高原鸢尾子
- 无风自动草
- 排骨灵
- 西瓜子仁
- 蒟蒻薯
- 牛毛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