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毛菜
《中华本草》:鸡毛菜
拼音注音
Jī Máo Cài
别名
冻菜渣渣、浅水藻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石花菜科植物鸡毛菜的藻体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terocladia tenuis Okam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晒干。
原形态
藻体红紫色,软骨质,丛生,高5-15(-20)cm,主枝扁平,羽状分枝2-3次,较有规则,对生,也有少数互生,枝宽1-2mm,枝基部骤狭缩,末端钝尖,上部分枝较密而短,下部枝略稀疏而长。髓部和皮层无明显界线,丝状细胞密集或散生于髓部,皮层中较少。四分孢子囊群先在末枝上形成圆斑,其后逐渐膨大成圆形,囊果生于小枝顶端下方,向一面膨起,有一囊孔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中潮带石块上或石沼中,或低潮带岩石裂缝中较隐蔽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辽宁、河北、山东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广西等沿海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藻体深紫红色,丛生,长5-15cm,软骨质。全体呈羽毛状。主枝扁平,有较规律的2-3次羽状分枝,多数呈对生。枝基部骤然收缩,顶端钝圆。上部分枝较密而短,下部分枝较稀而长。小枝上有时有略膨大的囊果。
化学成分
含多糖,丙酮酸(pyrnvic acid),3,6-脱水半乳糖(3,6-anhydrogalactose),琼脂,蛋白质,无机盐和胆甾醇(cholesterol)。
性味
咸;寒
归经
肺经
功能主治
清热泻火;软坚化痰。主肺热痰结干咳;喉炎;慢性便秘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清香桂
- 细叶藁本
- 寻骨风
- 五脉绿绒蒿花
- 秦岭耧斗菜
- 狭叶瓦韦
- 鸡骨草
- 小青藤香
- 大叶树萝卜
- 琴叶榕
- 鸡冠虫
- 鸡脚参
- 鸡骨柴
- 向日葵花托
- 芡实茎
- 杏叶防风
- 茄叶一枝蒿
- 茜草藤
- 狭叶露珠草
- 鸡子
- 小羊肚菜
- 小花老鼠簕果
- 小草
- 桤木
- 云母
- 毛大丁草根
- 鲫鱼胆草
- 小灵丹
- 仙鹤草根芽
- 小通草叶
- 小肺筋草
- 小草寇
- 咸虾花
- 漆树木心
- 斜叶榕
- 星星草
- 杏仁防风
- 熊筋
- 细芦子藤
- 曲毛露珠草
- 秋葡萄
- 小鱼仙草
- 心叶风毛菊
- 蚯疽草
- 小石韦
- 小紫含笑
- 小红花
- 细梗胡枝子
- 仙人杖
- 漆子
- 星状风毛菊
- 小花鸢尾
- 小蒜
- 小金发藓
- 小黄泡
- 槭叶草
- 球穗花千斤拔
- 秋牡丹根
- 秦皮
- 旋鸡尾
- 狭叶荨麻
- 细叶七星剑
- 小筋骨藤
- 细叶防风
- 细辛
- 响叶杨
- 鹿筋
- 茜草
- 狭叶海金沙
- 煨姜
- 小箭草
- 细叶黄杨
- 细木通
- 小黄连刺
- 心叶荚蒾根
- 悬钩子
- 小地柏
- 熊骨
- 小花花椒
- 小金狗
- 小鱼眼草
- 草藤乌
- 悬钩茎
- 细叶香桂
- 小蓑衣藤
- 腺毛金星蕨
- 新疆芍药
- 蔷薇叶
- 蔷薇露
- 小米口袋
- 小绿芨
- 小茜草
- 球序鹅掌柴
- 秋枫木
- 茜草根
- 消石
- 蔷薇根
- 相思藤
- 小米柴
- 小红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