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叶天胡荽
《中华本草》:密叶天胡荽
拼音注音
Mì Yè Tiān Hú Suī
别名
亮叶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密伞大胡荽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ydrocotyle pseudoconferta Masamune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ydrocotyle pseudoconferta Masamune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匍匐草本,高6-30cm。茎细弱,节上生根,有分枝,枝梢直立。叶柄长2-10cm,有时根生叶叶柄长达23cm;托叶细小,膜质;叶片肾形或圆肾形,长1-2.5cm,宽1.5-5cm,5-7浅裂,其部心形,裂片边缘有钝齿,表面绿色,背面浅绿以,两面有短柔毛。伞形花序除在茎顶双生外,其余均生于各节叶腋,花序无梗,极少有短梗;花无柄或有极短的柄;花瓣卵形,淡绿以至白色,有透明的黄色腺点;花丝短于花瓣;花柱短,稍向外弯曲。果实基部心形,极小,两侧扁压,黄绿色,表面紫色斑点或折色糙毛。花、果期4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1080m的山坡林下、溺爱边、河沟边、荒地湿润处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台湾、云南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浙江、台湾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性凉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止咳止泻。主小儿高热;惊劂;黄疸;百日咳;泄泻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花点地梅
- 番石榴子
- 灰叶根
- 卵叶蜘蛛抱蛋
- 窄叶鼠李
- 软骨过山龙
- 续断
- 扭筋草
- 支柱蓼
- 砂仁花
- 石吊兰
- 三爪金龙
- 猕猴桃根
- 乔木紫珠
- 重叶莲
- 榧螺
- 十两叶
- 绵参
- 三花枪刀药
- 地膏药
- 白马阴茎
- 金钮扣
- 黄葵
- 大花卫矛果
- 海虾壳
- 小黑药
- 峨眉半边莲
- 紫雪花
- 钻地风
- 斩龙草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大块瓦
- 大透骨草
- 木槿根
- 夹竹桃
- 一匹草
- 苦马豆
- 大将军
- 草灵脂
- 骆驼脂
- 飞廉
- 蝎子七
- 漆树根
- 散血莲
- 了哥王根
- 飞机草
- 合掌消
- 南天竹根
- 薄柱草
- 石青菜
- 铜线草
- 黑及草
- 草绣球
- 鸡蛋壳
- 枫寄生
- 地筋
- 乌蔹莓
- 獾油
- 硕苞蔷薇
- 猴高铁
- 尖叶铁扫帚
- 刷把草
- 苦绳
- 青琅玕
- 带刺马鞭
- 地精草
- 铁线草
- 蒲桃壳
- 南牡蒿
- 蛤蟆草
- 豺肉
- 茅草叶
- 擘蓝
- 大叶白纸扇
- 野大豆藤
- 鹿骨
- 地蜂子
- 柃木
- 黄颡鱼涎
- 雁肪
- 鹿角芦荟
- 栗毛球
- 香榧草
- 石膏
- 管仲
- 冬凌草
- 猫儿屎果
- 黑香柴
- 狗骨
- 苍白秤钩风
- 树腰子
- 阔齿兔唇花
- 锅铲叶
- 水枇杷
- 刺李
- 丽江独活
- 草本三角枫
- 树茭瓜果
- 尖子木
- 喜树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