鳞瓦韦
《中华本草》:鳞瓦韦
拼音注音
Lín Wǎ Wéi
别名
剑刀草、镰刀草、两面刀、龙骨牌、七枝剑、大叶骨牌草、毛镰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多鳞瓦韦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isorus oligolepidus(Bak.)Ching[Polyndium oligolepidum Bak.]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收后晒干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isorus oligolepidus(Bak.)Ching[Polyndium oligolepidum Bak.]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收后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15-22cm。根茎横生,密被中间黑色、边缘淡棕色透明的钻形鳞片,边缘有齿。叶远生;叶柄长2-3cm,禾秆色,基部疏被鳞片,向上光滑;叶片薄革质,披针形,长8-28cm,宽0.5-1.2cm,中部以下较宽,先端短渐尖,基部短下延,背面被黑色鳞片;中脉在两面突出,侧脉不明显。孢子囊群圆形或椭圆形,成熟时彼此接近,背生,且靠近中脉各成1行;隔丝圆形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2300m的山坡林缘树干或岩石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涩;平;无毒
功能主治
清肺止咳;健脾消疳;止痛;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头痛;腹痛;风湿痛;小儿疳积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麻
- 大夜关门根
- 蚌粉
- 白花蛇目睛
- 蓝花子
- 柱果木榄叶
- 黄蜀葵
- 鱼肠草
- 多齿蹄盖蕨
- 香茅花
- 牛靥
- 苏木蓝
- 棘针
- 红头小仙
- 红酸杆
- 黄荆
- 跌打草
- 蒲州豉
- 萱草嫩苗
- 桑椹子
- 单肾草
- 蒲桃种子
- 贯众
- 须叶藤叶
- 矮脚苦蒿
- 人参
- 青海防风
- 酸枣肉
- 鲱鱼
- 多蕊蛇菰
- 椿树花
- 鸡爪乌
- 蕤仁
- 谷皮树
- 川山橙果
- 蕨
- 榈木
- 狗枣子
- 钟花草
- 山腊梅
- 牛心果
- 穿山龙
- 马瓞儿
- 五叶木通
- 蘘荷子
- 鸡枞
- 角翅卫矛
- 鹿角胶
- 向日葵茎髓
- 牛角藓
- 土远志
- 龙船花根
- 梨果榕
- 赛金刚
- 十大功劳
- 芭蕉头
- 大葫芦
- 海木
- 陆英根
- 瘤毛獐牙菜
- 中华蹄盖蕨
- 罗锅底
- 牛西西叶
- 龙牙楤木叶
- 柯树皮
- 毛桐
- 铺地罗伞
- 塔黄
- 海参
- 金狗脊黄毛
- 空心花
- 拐芹
- 马银花
- 秀丽野海棠
- 阔叶十大功劳
- 败毒草
- 楤木叶
- 锅铲叶
- 剑皮树菌
- 水黄连
- 凤尾参
- 羊肚菜
- 黄杞
- 猫爪草
- 松塔
- 猫头鹰
- 华凤仙
- 西藏桃叶珊瑚果
- 黑虎七
- 菜子七
- 三筒管
- 钱针万线草
- 鹿耳韭
- 省沽油
- 龙爪豆
- 白骨走马
- 阳桃叶
- 糙叶千里光
- 木槿皮
- 红大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