鳞瓦韦
《中华本草》:鳞瓦韦
拼音注音
Lín Wǎ Wéi
别名
剑刀草、镰刀草、两面刀、龙骨牌、七枝剑、大叶骨牌草、毛镰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多鳞瓦韦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episorus oligolepidus(Bak.)Ching[Polyndium oligolepidum Bak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收后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15-22cm。根茎横生,密被中间黑色、边缘淡棕色透明的钻形鳞片,边缘有齿。叶远生;叶柄长2-3cm,禾秆色,基部疏被鳞片,向上光滑;叶片薄革质,披针形,长8-28cm,宽0.5-1.2cm,中部以下较宽,先端短渐尖,基部短下延,背面被黑色鳞片;中脉在两面突出,侧脉不明显。孢子囊群圆形或椭圆形,成熟时彼此接近,背生,且靠近中脉各成1行;隔丝圆形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2300m的山坡林缘树干或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苦;涩;平;无毒
功能主治
清肺止咳;健脾消疳;止痛;止血。主肺热咳嗽;头痛;腹痛;风湿痛;小儿疳积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贯众
- 辫子草根
- 大横纹
- 灰藋
- 猪鬃刚
- 鸡蛋花
- 假辣蓼
- 山石榴
- 石花菜
- 鸡血李
- 野麦子
- 矮脚苦蒿
- 石楠叶
- 鮠鱼
- 木馒头
- 洋金花
- 绿包藤
- 赤麻鸭
- 白背叶
- 柱果木榄叶
- 苏木蓝
- 黄花忍冬
- 红芋
- 南方六道木
- 蘘荷子
- 錾菜
- 水棘针
- 牛心果
- 黄金菊根
- 龙骨风
- 海螵蛸
- 芙蓉根
- 黄泡子
- 矮茎朱砂根
- 玳瑁
- 长管假茉莉
- 鸡肉参
- 槭叶止血草
- 小叶薄荷
- 长叶柄野扇花
- 伞形梅笠草
- 黑虎耳草
- 栝楼皮
- 广西莪术
- 血盘草
- 艾实
- 大金银花
- 鹊豆
- 肉桂油
- 篦子三尖杉
- 伞花绢毛菊
- 驴脂
- 苞蔷薇根
- 棕榈子
- 球衣藻
- 薜瓣
- 黎豆
- 伞杨
- 矮陀陀
- 长萼猪屎豆
- 地肤子
- 龙舌草
- 大树跌打
- 紫芝
- 乌柳
- 黑塔子根
- 风叶藤
- 岩陀
- 七叶一枝花
- 龙牙楤木果
- 鸡桑叶
- 天麻子
- 巴豆树根
- 鹿角菜
- 白子菜
- 金丝藤
- 琼枝
- 蜂斗菜
- 长果荜茇
- 獭肝
- 刺龙牙
- 人参
- 蒲葵根
- 大花活血丹
- 雀
- 龙葵
- 月季花根
- 排草香
- 鹿角草
- 青蒿囊虫
- 龙须参
- 酸藤果
- 水莎草
- 短蕊万寿竹
- 大木通
- 风花菜
- 黑皮跌打
- 伞花马钱
- 艾虎脑
- 粗皮松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