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匏藤果
《中华本草》:盐匏藤果
拼音注音
Yán Páo Ténɡ Guǒ
别名
羊奶子果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胡颓子科植物披针叶胡颓子Elaeagnus lanceo-lata Warb.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.采收和储藏:4-5月采收成熟的果实,晒干。
原形态
披针叶胡颓子 常绿灌木,高约4m。幼枝密被银白色和淡黄褐色鳞片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5-7mm,黄褐色;叶片革质,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5-14cm,宽1.5-3.6cm,先端渐尖,基部圆形,稀阔楔形,全缘反卷;侧脉8-12对,与中脉开展成45度角,网状脉在上面不明显。花淡黄白色,下垂,常3-5朵簇生于叶腋短小枝上;花梗长3-5mm;花被筒圆形,长5-6mm,裂片4,宽三角形;雄蕊4,花丝极短或无;花柱直立,几无毛或疏生极少数星状柔毛。果实椭圆形,长12-15mm,密被褐色或银白色鳞片,成熟时红黄色,花期8-10月,果期翌年4-5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600-2500m的山地林中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等地。
性味
酸;平
功能主治
涩肠止痢。主肠炎;痢疾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蝇子草
- 云南铁扁担
- 越西木香
- 羊肚
- 腰子草
- 鸡屎白
- 玉柏
- 莠狗尾草
- 越橘果
- 玉
- 玉簪花
- 野扇花果
- 盐胆水
- 野漆树叶
- 野漆树根
- 羊红膻
- 羽叶三七
- 远志木蓝
- 玉屑
- 野大豆
- 玉蜀黍苞片
- 野烟
- 野百合
- 红杉
- 羊脬
- 无花果根
- 一味药根
- 营实
- 玉簪叶
- 盐肤木皮
- 盐酸树
- 野猪头骨
- 硬叶吊兰
- 羊胎
- 羊胲子
- 胭木
- 盐肤木
- 野粟
- 药老
- 薏苡仁
- 郁李仁
- 云母石
- 野毛金莲
- 野芋
- 羊吊钟
- 羊齿天冬
- 羽萼
- 野牡丹子
- 羊耳蒜
- 芋头
- 一碗泡
- 淫羊藿
- 野料豆
- 硬枝黑锁梅
- 山丹花
- 薏苡根
- 羊胰
- 羊蹄
- 羊蹄草
- 芫花
- 洋鸭
- 玉米
- 硬水黄连
- 云南重楼
- 野猪外肾
- 苡芭菊
- 一柱香
- 牙疳药
- 粤万年青
- 银扁担
- 云南地黄连
- 云南莲座蕨
- 野席草
- 盐匏藤
- 羊骨
- 一文钱
- 茵芋
- 越王余算
- 盐蒿
- 野猪脂
- 禹粮土
- 羊耳菊
- 芸薹
- 一把蔑
- 一碗水
- 薏苡叶
- 越南悬钩子
- 云南风车子
- 野木瓜
- 玉米轴
- 盐肤木根皮
- 野素馨
- 罂粟
- 羊奶子
- 药芹菜根
- 一颗针
- 玉珊瑚根
- 野火绳
- 野牡丹
- 羊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