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串莲
《中华本草》:石串莲
拼音注音
Shí Chuàn Lián
别名
小绿芨、美网石豆兰、小果上叶、石链子、石寸连、小石斛
英文名
Bulbophyllum
出处
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小绿石豆兰的假鳞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ulbophyllum calodictyon Schltr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小绿石豆兰,附生植物。根茎匍匐,横生,多分枝,节多,节处丛生细而长的须根,上面密生假鳞茎。假鳞茎绿色,肉质肥厚,长卵状圆柱形,顶端稍窄。叶单生于假鳞茎的顶端,先端微凹或钝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中脉明显;无柄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附生于山地阴坡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省。
性味
甘;平
归经
肺;肝;肾经
功能主治
润肺止咳;解毒消肿。主肺痨咳嗽;气管炎;咽喉肿痛;乳痈;疮肿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;或研末,3-6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有润肺止咳、消炎止痛、接骨的功能。用于肺结核、咳嗽、咳血、乳腺炎、扁桃体炎、咽炎、肺炎、扭伤、疮、疖、脓肿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火油草
- 砂漏芦
- 活血连
- 连蕊茶
- 盐麸木花
- 盘龙参
- 鼠曲草
- 柏子仁
- 水翁根
- 紫荆桠
- 甜地丁
- 满天星
- 石鳖
- 山羊耳
- 火秧竻叶
- 绛梨木叶
- 钓杆柴
- 火麻仁
- 菰米
- 云实
- 红牛尾七
- 山岗荚
- 罗裙带
- 猪毛针
- 蚌壳草
- 竹叶椒
- 泽泻叶
- 山胡椒叶
- 箭刀草
- 豹子眼睛花
- 蜀五加
- 鸡屎树
- 长梗郁李
- 梓实
- 西桦
- 海岛苎麻叶
- 海桐树
- 牛藤果
- 红蓝地花
- 蜀葵苗
- 标杆花
- 蜀葵子
- 枳椇木皮
- 豆油
- 甜瓜根
- 皂荚子
- 栀子根
- 花生油
- 甘青雪莲花
- 花叶狗牙七
- 波罗蜜树液
- 菊三七
- 藤三七
- 花红叶
- 皂荚根皮
- 刺鸭脚木
- 半截叶
- 光叶海桐叶
- 横经席叶
- 桐子花
- 屎咕咕
- 山羊角
- 莙荙子
- 中国繁缕
- 吹风散
- 火棘
- 树葫芦
- 垂珠花
- 灰树花
- 猴闼子
- 刺榆叶
- 灰绿水苎麻
- 刺榆皮
- 垂丝海棠
- 山东肿足蕨
- 海茄子
- 山水芹菜
- 山油柑叶
- 还筒子
- 环纹苦乳菇
- 刺梨叶
- 石斑鱼
- 茳芒
- 刺桐叶
- 水火麻
- 火索麻
- 琥珀
- 蒟酱叶
- 环草石斛
- 山檨叶泡花树
- 菊架豆
- 滑背草鞋
- 滑背草鞋根
- 灰蓟
- 刺梨花
- 山胡椒
- 灰凤梨
- 火绒草
- 箭杆七
- 山棯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