皂荚根皮
《*辞典》:皂荚根皮
拼音注音
Zào Jiá Gēn Pí
别名
木乳(《普济方》)。
出处
《纲目》
来源
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根皮,秋、冬采收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皂荚"条。
化学成分
同属植物山皂荚的树皮、根含少量生物碱三刺皂荚碱,即3-(3-甲基-2-丁烯基)腺嘌呤。
性味
《纲目》:"辛,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①《纲目》:"根皮:治风热疚气,杀虫。"
②《四川中药志》:"根:通利关窍,除风解毒。治风湿骨痛,痒子,疮毒及无名肿毒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或研末,1~5钱。
复方
①治肺脏风毒:木乳(阴干,炙黄)、蒺藜子(炙,去角)、黄芪(锉)、人参、枳壳(去瓤,麸炒)、甘草(炮)等分,上为散,每服一钱,沸汤点服。(《普济方》木乳散)
②治产后肠脱不收:皂角树皮半斤,皂角核一合,川楝树皮半斤,石莲子(炒,去心)一合。为粗末,煎汤,乘热以物围定,坐熏洗之,挹干,便吃补气丸药一服,仰睡。(《妇人良方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藤乌
- 皂荚子
- 中国繁缕
- 甜瓜根
- 桐子花
- 枳椇叶
- 紫油木叶
- 紫叶秋海棠
- 猪骨
- 猪鬃草
- 皂荚叶
- 藤乌头
- 中华水龙骨
- 竹节海棠
- 枳椇根
- 中亚天仙子
- 栀子花根
- 支柱蓼
- 栀子花
- 甜瓜子
- 樝子
- 猪鬃刚
- 周裂秋海棠
- 枳椇
- 棕树心
- 甜地丁
- 甜杏仁
- 紫萁贯众
- 早禾树
- 猪毛针
- 泽泻叶
- 藤子甘草
- 紫花堇菜
- 猪仔笠
- 指天蕉
- 藤本夜关门
- 榛蘑
- 紫葛
- 苔水花
- 竹叶马豆
- 椎连栎
- 猪脬
- 竹衣
- 枳茹
- 止泻木
- 珍珠母
- 中华石楠果
- 竹沥
- 炙黄芪
- 珍珠绣球
- 珠芽蓼
- 竹叶子
- 丢了棒
- 猪蹄
- 直杆蓝桉叶
- 紫葳茎叶
- 皂柳
- 葶苈
- 藤仲
- 紫萁
- 制草乌
- 朱砂
- 猪肉
- 竹林霄
- 紫花芥子
- 猪靥
- 藤五加
- 榛子
- 藤壶
- 柞木叶
- 鲫鱼胆草
- 甜瓜茎
- 紫楠叶
- 不凋木
- 竹鼠油
- 粘人花根
- 紫花芥
- 竹(鼠留)子牙
- 直立婆婆纳
- 竹叶心
- 藤黄
- 水杨枝叶
- 棕叶芦
- 枣叶
- 猪毛
- 苕叶细辛
- 藤商陆
- 桉叶
- 左黑果
- 紫茎牙痛草
- 紫硇砂
- 猪蓼子草
- 中华绣线梅
- 珍珠梅
- 紫背绿
- 紫背草
- 猪肠
- 竹叶
- 泽漆
- 紫花苣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