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子菜根
《中华本草》:眼子菜根
拼音注音
Yǎn Zǐ Cài Gēn
别名
针耙七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眼子菜科植物眼子菜的嫩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otamogeton distinctus Benn.[P.franchitii A. Benn. Et Baag.]2.Potamogeton cristatus Regel.et Maack采收和储藏:春季采挖嫩根,去除泥土杂质,清水中洗净,鲜用或晒干备用。
原形态
1.眼子菜,多年生草本。根茎发达,白色,多分枝,常在顶端形成休眠芽体;茎长约50cm,常不分枝。浮水叶互生,花序下的对生;叶柄长5-20cm,宽披针形至卵状椭圆形,长5-10cm,宽2-4cm,叶脉多条,先端连接;沉水叶互生;叶柄比浮水叶的短,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。早落;托叶薄膜质,长2-7cm,先端尖锐,成鞘状抱茎;穗状花序生于浮水叶的叶腋;花序梗长4-7cm,比茎粗;穗长3-10cm,密生黄绿色小花。小坚果宽倒卵形,长3-3.5mm,腹面近于直,背部有3脊,侧面两2条较钝,基部通常有2突起。花期5-8月。2.鸡冠眼子菜,多年生草本,有细长的根茎。茎丝状,圆形或近圆形。叶两型,沉没水中的条形,长达6cm,先端极尖;浮在水面的椭圆形、长圆形或披针形,长1.5-3cm,宽4-10mm,先端钝或急尖,全缘,脉7条;叶柄短于叶片;托地膜质,与叶基部离生。花序穗状,梗长约1cm,穗长0.5-1cm,长椭圆形或头状。小坚果斜宽倒卵形,有短柄,柄长约1mm,背部有鸡冠状突起;花柱细,喙状,长约1.5mm。花期5-6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于水田或水塘中。2.生于静水池沼中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。2.分布于东北及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。
功能主治
理气和中;止血。主气痞腹痛;腰痛;痔疮出血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;或研末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软骨过山龙
- 紫葳茎叶
- 鲥鱼鳞
- 化香树果
- 白脂麻
- 柱果木榄叶
- 大画眉草
- 薄荷油
- 赤雹
- 苏木蓝
- 鳗鲡鱼血
- 矮脚苦蒿
- 风箱树根
- 驴蹄
- 酸藤木
- 黎罗根
- 白屈菜根
- 过岗龙
- 马铃根
- 路边姜
- 独叶一枝枪
- 大叶马尾连
- 合萌
- 牛心果
- 白萆薢
- 金雀儿
- 花叶矮沱沱
- 刺五加
- 镰叶马蔺根
- 灰凤梨
- 白子菜
- 矩圆线蕨
- 西南槐树
- 角叉菜
- 黄鹌菜
- 蒙自水芹
- 獭肝
- 龙胆地丁
- 三块瓦
- 圆叶母草
- 沙苑子
- 纤冠藤
- 杨梅树皮
- 神黄豆
- 桐子花
- 黑骨蕨
- 瞿麦
- 苤蓝
- 麦麸草
- 翅子木
- 麻叶绣球
- 崖姜
- 蚂蚁上树
- 山牵牛
- 贯众
- 太白鹿角
- 红粘谷
- 黄连花
- 荔枝根
- 黑香柴
- 臂形草
- 马蹬草
- 隆萼当归根
- 美洲凌霄
- 刺楸茎
- 紫金标
- 粉团花根
- 蘘荷子
- 多茎野豌豆
- 肉桂
- 牛髓
- 芭蕉花
- 旋花苗
- 美味牛肝
- 鲨鱼肝
- 冰草白穗
- 金花菜
- 黄香薷
- 光裸星虫
- 光枝勾儿茶
- 蛇接骨
- 狼尾巴花
- 烟筒花
- 羚羊角
- 山里红
- 黑阳参
- 篑草
- 滇鸡骨常山
- 展花乌头
- 甜瓜
- 黄细辛
- 粗毛鳞盖蕨
- 地茄子
- 香木菌桂
- 巴豆叶
- 紫云英
- 蚕蛹
- 野麦子
- 地锦槭
- 鰕虎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