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星蒿
《中华本草》:五星蒿
拼音注音
Wǔ Xīnɡ Hāo
别名
肯诺藜、巴锡藜、雾冰草、毛脊梁
出处
出自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藜科植物雾冰藜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assia dasyphylla (Fisch· et Mey)O·Kuntze[Kochia dasyphylla Flsch.Et Mey.;Echinopsilon divari-catum Kar.Et Kir.]采收和储藏:夏季割取全草,除去杂质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20-50cm。茎直立,分枝,开展,全株密初平展的白色长柔毛。叶互生;叶片圆柱状或半圆柱状线形,长3-15mm,宽1-1.5mm,先端钝,基部渐狭,密被长柔毛。花两冈性,单生或两朵簇生,通常仅一花发育;花被简球状壶形,密被长柔毛,裂齿不内弯,果时花被背部具5个钻状附属物,三棱状,平直,坚硬,形成一平展的五角星状;雄蕊5,花丝条形,伸出花被外;子房卵形,花柱短,具2(-3)个长的柱头。胞果卵圆形。种子近圆形,光滑。花、果期土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戈壁、盐碱地、沙丘、草地、河谷或河滩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山东、西藏。
性味
甘;性凉
功能主治
风清湿热。主头皮屑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水煎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五星蒿
拼音注音
Wǔ Xīnɡ Hāo
别名
雾冰草、毛脊粱
来源
藜科星状刺果藜Echinopilon divaricatum Kar. et Kir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东北、西北、华北、山东。
性味
甘、淡,微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祛湿。主治脂溢性皮炎(头皮屑)。
用法用量
五星蒿、大麻叶各适量,水煎洗,每日2次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五星蒿
拼音注音
Wǔ Xīnɡ Hāo
别名
肯诺藜、巴锡藜、雾冰草、毛脊梁(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),乌斯特-哈姆哈格、布敦-哈姆哈格、马楠-哈坶哈格(蒙名)。
出处
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
来源
为藜科植物星状刺果藜的全草。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20~40厘米。全株被长软毛,霜后变红色。茎直立,具条纹,黄绿色或浅红色,分枝多,开展,生长毛。叶互生,肉质,圆柱状或半圆柱状线形,长0.3~1.5厘米,宽1~5毫米,先端钝,基部渐狭,密生长毛;无叶柄。花单生或2朵集生于叶腋,但仅1花发育;花被球状壶形,先端有5齿状裂片,果期在其背面中部有5个锥状附属物,有毛;雄蕊5,伸出花被外;子房卵形,花柱短,柱头2个,较长。胞果扁,卵形,完全包于花被内,结果时花被具星状突起,呈五星状。种子横生,近圆形,直径1~2毫米,平滑。
生境分布
生于沙丘、戈壁、盐碱地、草地、河谷或河滩上。分布东北、西北、华北、山东等地。
性味
甘淡,微寒。
功能主治
清热祛湿。治头皮屑。
复方
治头皮屑(脂溢性皮炎):五星蒿、大麻叶各适量。水煎洗,一日二次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莲房
- 五香藤
- 泽泻叶
- 九龙盘
- 老婆子针线
- 大花活血丹
- 冷蕨
- 香茅
- 小倒钩藤
- 雉子筵
- 见血飞
- 短柄南蛇藤果
- 滨海前胡
- 小酒瓶花
- 毛葡萄叶
- 钩栲
- 地皮消
- 针刺铁仔
- 毛轴碎米蕨
- 金背枇杷
- 岩冬菜
- 大头狗
- 杜鹃
- 禹白附
- 蜈蚣藻
- 蜜环菌
- 山油柑叶
- 腐婢根
- 五托莲
- 天雄
- 大叶子
- 三翅铁角蕨
- 结血蒿
- 紫云英子
- 刺齿凤尾蕨
- 刺柄莲座蕨
- 土砂仁
- 鹿耳翎根
- 雾水葛
- 槲皮
- 五爪金龙花
- 落葵花
- 澜沧扁担杆
- 狼萁草
- 绿茎槲寄生
- 五裂槭
- 午时花
- 青娘子
- 蒺藜根
- 狗母鱼
- 蛇鲻
- 杉叶
- 老头草
- 鹿仙草
- 莨菪叶
- 乌头附子尖
- 龙眼肉
- 慈姑叶
- 五色梅花
- 吴茱萸叶
- 卵叶鳞始蕨
- 郁李根
- 大叶狼豆柴
- 绿豆升麻
- 罗浮柿
- 五味草
- 灵砂
- 小叶杨
- 山郎木根
- 龙船乌泡
- 龙眼梳
- 绿萼水珠草
- 鹿血
- 龙脑香子
- 罗汉松实
- 葛谷
- 五龙根
- 五齿剑
- 斩木橿子
- 狼肉
- 乌饭子
- 乌蛇皮
- 乌苏里黄芩
- 龙须菜
- 良藤
- 望江南
- 蓝花侧金盏
- 乌蛇膏
- 五倍子
- 午时茶
- 乌鱼刺
- 黎罗根
- 无花果
- 乌药花
- 威灵仙叶
- 乌鱼蛋
- 乌骚风
- 无名异
- 残槁蔃
- 五蕊寄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