虫蚁菜
《中华本草》:虫蚁菜
拼音注音
Chónɡ Yǐ Cài
别名
张麻、止血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微柱麻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hamabainia cuspidata Wight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达60cm。茎直立或渐升,粗达2mm,不分枝或分枝。叶对生;叶柄长05-1.5cm;托叶斜三角形,长3-6mm,常包着团伞花序;叶片卵形、菱状卵形或近菱形,长2-5cm,宽1-2.5cm,先端渐尖,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,边缘具锯齿,两面疏生短毛;基生脉3条。团伞花序单性,腋生。雄花簇生于雌花簇之上;雄花直径约1.2mm;花被片4,基部合生,先端尾状渐尖,在顶部之下具短角;雄蕊4;雌花花被椭圆形或倒卵形,先端有短毛,睫毛状。瘦果小,狭倒卵形,长不到1mm,宿存柱头卵形;宿存花被管状,被短毛。花期4-7月,果期8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000-2400m的山地林下或沟边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。
性味
微酸;苦;性平
功能主治
止血生肌;除湿止痢。主外伤出血;痢疾;胃腹疼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20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护心草
- 水冬瓜叶
- 莽草根
- 黄花地锦苗
- 水仙
- 银南星
- 小悬钩子
- 毛花洋地黄
- 山葛薯
- 白鸡肫
- 瓠子子
- 豚卵
- 假山皮条
- 滇缅古柯
- 牧马豆
- 白花杆
- 匙叶黄杨
- 密陀僧
- 石青菜
- 海鳝
- 刺藦苓草
- 中华石龙尾
- 满天飞
- 川明参
- 狗肝菜
- 老鸦花藤
- 将军树
- 苦地丁
- 蕨
- 鸊鷉
- 狗核树
- 九龙藤
- 三消草
- 吐烟花
- 石瓜子莲
- 红果参
- 鹿仙草
- 鬣羚角
- 对叉疔药
- 蛇接骨
- 猪肚
- 建兰根
- 海蛤壳
- 苦草
- 南天竹根
- 空柄假牛肝
- 冰草白穗
- 香椿子
- 味牛膝
- 太平莓
- 黄土
- 羚羊角
- 杉木油
- 钻石风
- 中华绣线梅
- 蜜蜡
- 芡实茎
- 树甘草
- 黄山药
- 假荆芥
- 白千层油
- 紫三角
- 白云瓜梗
- 贴骨散
- 草香附
- 地瓜果
- 山黄麻根
- 艾实
- 浙江过路黄
- 岩参
- 糯米团
- 细叶藤柑
- 可爱花
- 锁阳
- 石花菜
- 海芙蓉
- 空心泡
- 萝芒树皮
- 马尾伸筋草
- 白杨枝
- 白贝
- 斑叶兰
- 乌泡刺
- 小罗伞
- 枸骨子
- 匙叶五加
- 栾华
- 罗星草
- 风湿木
- 柏枝节
- 满山白
- 麻叶绣球
- 岩梭花
- 诃子
- 白尼参
- 毛节兔唇花
- 鸡冠子
- 苡芭菊
- 春花胡枝子
- 蒲公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