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灵芝
《中华本草》:草灵芝
拼音注音
Cǎo Línɡ Zhī
别名
铁刷把、万年青、八股绳、雪灵芝、水灵芝、水麻黄
出处
始载于(《新华本草纲要》)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杜鹃花科植物岩须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ssiope selaginoides Hook.f.et Thoms·[C.Mariei Levl.」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。
原形态
常绿矮小半灌木,高5-25cm。分枝多而密,有时铺散成垫状,小枝密生交互对生的叶。叶硬革质,披针形至披针状长圆形,长2-3mm,宽1-1.7mm,基部稍宽,2裂,叉开,顶端稍钝,幼时具一紫红色芒刺,背面有光泽,龙骨状突起,有一深纵沟槽,腹面近凹陷,被微毛,边缘疏齿状或全缘。花单个腋生,下垂,花便长1.5-2.2cm,被蛛丝状长柔毛;花萼5,绿色或紫红色,裂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;花冠乳白色,宽钟状,长7-10mm,口部5浅裂,裂片宽三角形;雄蓝10,较花冠短,花丝被柔毛。蒴果球形,直径5-8mm,花柱宿存。花期4-5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-4000m的灌丛中或垫状灌丛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、西藏东南部。
形状
性状鉴别 茎呈圆柱形,直径2-2.4mm,分枝较多。叶交互对生或脱落,多卷曲皱缩,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披针形至披针状矩圆形,长2-3mm,宽0.7-1mm;叶片较厚,基部2浅裂,上面近凹陷,下面有1条深纵沟纹。花单生叶腋,皱缩成团;花梗长1-2cm,有长柔毛;萼片展平后是卵状披针形,长约3mm,暗紫红色;花冠淡黄色。蒴果类球形。
化学成分
从叶中鉴定出8种黄酮甙类化合物,分别为:杨梅树皮素的-3-O-葡萄糖甙(myricetin3-O-glucoside),3-O-鼠李糖甙(3-O-rhamnoside),3-O-阿拉伯糖甙(3-O-arabinoside)2种异构体)和7-O-葡萄糖甙(7-O-glucoside);槲皮素的3-O-鼠李糖甙(quercetin 3-O-rhamnoside),3-O-阿拉伯糖甙(3-O-arabinoside)以及3-O-鼠李葡萄糖甙(3-O-rhamnglucoside)。还鉴定了杨梅树皮素(myricetin)的2种5-甲氧基衍生物[1]。
性味
辛;微苦;性平
归经
心;肝;胃经
功能主治
行气;活血;止痛;安神。主肝胃气滞;胁肋院腹胀痛;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;失眠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~30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株:味辛,微苦,性平。有行气止痛,安神功能。用于肝胃气痛,食欲不振,神经衰弱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草灵芝
别名
八股绳、长梗岩须、雪灵芝、水麻黄
来源
杜鹃花科岩须属植物岩须Cassiope selaginoides Hook. f. et Thoms.,以全株入药。秋季采集,阴干。
性味
辛、微苦,平。
功能主治
行气止痛,安神。用于肝胃气痛,食欲不振,神经衰弱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马鬃
- 尖萼厚皮香
- 丝棉木叶
- 猕猴桃
- 翅柄铁线蕨
- 三花枪刀药根
- 双色龙胆
- 爵床
- 筋骨草
- 决明子
- 剑麻
- 假酸浆
- 江珧柱
- 假刺藤
- 龙船花根
- 香樟
- 五叶薯
- 鷃
- 冬瓜
- 美商陆
- 狗牙根
- 牛膝
- 车前草
- 羊毛绒球蟹
- 鸡子黄
- 埃蕾
- 细叶香桂
- 奶汁树
- 焦槟榔
- 单根木
- 龙头草
- 肥皂荚
- 茄蒂
- 小棕包
- 马肉
- 犀牛皮
- 牛靥
- 水牛角
- 竹节七
- 大脖子药
- 獾骨
- 珍珠莲
- 坡参
- 留师蜜
- 马蹄草
- 大泡通叶
- 盐麸叶
- 四大天王
- 山乌珠叶
- 满天星
- 抓地虎
- 盲肠草
- 鸡肫草
- 鸽
- 沙枣花
- 洋鸭
- 乌鸦头
- 天文草
- 南方露珠草
- 红花栝楼
- 棣棠花
- 土黄芩
- 千金花
- 七叶仔
- 千里找根
- 松萝
- 千年健
- 屈头鸡
- 七叶胆
- 千层塔
- 石楠
- 黄花菜
- 石瓜子莲
- 山蚂蝗
- 甜瓜花
- 老鼠耳
- 猫儿屎果
- 假鹰爪根
- 莳萝子
- 金剪刀草
- 桃花
- 全缘榕
- 树葫芦
- 鱵鱼
- 杂蘑
- 鹿齿
- 牛耳岩白菜
- 雀梅藤
- 假连翘
- 橘皮
- 红毛五加皮
- 盘羊睾丸
- 金荞麦
- 大山黧豆
- 刺叶苏铁
- 光棍草
- 跌打草
- 胶质鼠尾草
- 绿玉树
- 雀榕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