芭蕉头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芭蕉头
拼音注音
Bā Jiāo Tóu
别名
芭蕉、牙蕉、板蕉
来源
芭蕉科芭蕉属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b et Zucc.,以根、茎和花入药。根及茎四季可采,洗净鲜用或晒干;夏秋采花蕾,多鲜用。
性味
淡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,凉血,止痛。用于感冒咳嗽,头痛,高血压病,胃痛,腹痛,肝炎,痢疾,崩漏,胎动不安,尿路感染,水肿;外用治中耳炎,创伤出血,痈疖肿毒。
用法用量
1~2两;外用适量,鲜根或叶捣烂敷或研粉调敷患处。取芭蕉汁滴耳治中耳炎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薄荷露
- 鸨肉
- 二色内风消
- 炮弹果
- 刺蓬花
- 刺黄连
- 菠菜子
- 豹子眼睛果
- 豹皮菇
- 豹药藤
- 刺石榴
- 芭蕉子
- 越西川木香
- 菝葜
- 蓖麻根
- 豹骨
- 驳骨丹
- 野猪肉
- 刺五加
- 刺栗子
- 出山虎
- 芭蕉根
- 驳骨草
- 苞蔷薇根
- 鲃鱼
- 鼻涕果
- 菠菜
- 野樱桃根
- 臂形草
- 黄花夹竹桃叶
- 薄叶棘豆
- 败酱草
- 强威生草
- 鳖血
- 败酱
- 薜荔汁
- 竹卷心
- 硬骨凌霄
- 刺柄莲座蕨
- 贝齿
- 黄龙须
- 双剪菜
- 黄花夹竹桃
- 薄叶黄芩
- 咳喘木
- 铅丹
- 葫芦茶
- 乌鱼蛋
- 边缘鳞盖蕨
- 野槟榔
- 鞭叶耳蕨
- 刺萆薢
- 响铃豆
- 美丽胡枝子花
- 对叶散花
- 花叶子
- 甘蔗
- 光叶密花豆
- 苏铁花
- 滴滴花
- 独叶岩珠
- 大荃麻
- 白蝶花
- 木防己
- 花斑叶
- 滇海水仙花
- 虎睛
- 银花子
- 花叶狗牙七
- 椴树根
- 光叶海桐叶
- 花生油
- 大横纹
- 滇西风毛菊
- 蕙兰
- 水茄冬叶
- 峨山雪莲花
- 杜仲叶
- 花叶冷水花
- 花叶秋海棠
- 花椒簕
- 花蕊石
- 大毛桐子根
- 滇榧子
- 滇竹根七
- 蕙实
- 点乳冷水花
- 白首乌
- 蝉花
- 雁肉
- 狗屎花
- 倒水莲
- 鸭皂树根
- 甘蔗滓
- 疳积草
- 花椒根
- 葫芦
- 大蕉皮
- 饭汤子
- 花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