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节树根
《*辞典》:对节树根
拼音注音
Duì Jié Shù Gēn
别名
小红米果根(《云南中草药》)
出处
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为马鞭草科植物红紫珠的根。秋季采挖。
性味
辛苦,凉。
①《贵州草药》:"性凉,味辛微苦。"
②《云南中草药》:"辛苦;平。"
功能主治
清热,止血。治月经不凋,吐血,尿血,痔疮出血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
复方
①治月经不调:对节树根、映山红(红杜鹃)根、土茯苓各五钱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②治痔疮出血:对节树根二两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③治吐血、尿血:小红米果根三至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云南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对节树根
拼音注音
Duì Jié Shù Gēn
别名
小红米果根
英文名
Root of Reddish Beautyberry
出处
出自《贵州草药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红紫珠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licarpa rubella Lindl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挖,洗净,切片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,高1-3m。小枝被黄褐色星郑州志及多细胞腺毛。单叶对生;近无柄;叶片倒卵形名倒卵状椭圆形,长10-20cm,宽3-10cm,先端尾尖或渐尖,基部心形、近耳形或偏斜,边缘具细锯齿苦口婆心整齐粗齿,表面微被多细胞单毛,背面被星状毛、单毛、腺毛及黄角腺点;侧脉6-10对。聚伞花序腋生,宽2-4cm,4-6次分歧,被毛与小枝同;花序梗长2-3cm;苞片细小,卵圆形;萼杯状,萼齿湿润着或钝三角形,被星状毛或腺毛及黄色腺点;花冠紫红色、黄绿色或白色,长约3mm,先端4裂,裂片钝圆,被腺毛及黄色腺点;雄蕊4,长为冠的2倍;子房有毛。果实紫红色,径约2mm。花期5-7月,果期7-11月。
性味
辛苦;平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凉热止血;祛风止痛。主吐血;尿血;偏头风;风湿痹痛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对叶散花
- 杜仲叶
- 大毛桐子根
- 大荃麻
- 多苞糙苏
- 地毡草
- 大叶狼豆柴叶
- 对叶油麻根
- 大铁扫把
- 大九节铃
- 戴胜
- 大果卫矛
- 大风子油
- 大乌泡
- 对叶四块瓦
- 大昏头鸡
- 大画眉草
- 断肠草
- 大绿藤
- 大蛇药
- 对叶草
- 回心草
- 大半边旗
- 对叶林根
- 大苞甲跖草
- 倒吊笔叶
- 单叶铁线莲
- 吊竹梅
- 地锦槭
- 多穗石柯茎
- 多脉鹅耳枥
- 大苞芹
- 大叶花椒茎叶
- 带刺马鞭
- 当归藤
- 大皮消
- 大苞叶千斤拔叶
- 大叶楠
- 弹裂碎米荠
- 大团囊虫草
- 大芒萁
- 大金刀
- 大狗尾草
- 大籽蒿
- 多花胡枝子
- 大麻漆
- 定心散
- 多足蕨
- 大白杜鹃
- 大人血七
- 大种半边莲
- 大种鹅儿肠
- 打碗花
- 杜仲
- 大夜关门
- 大戟
- 大脖子药
- 倒挂草
- 倒生莲
- 倒触伞
- 倒赤伞
- 刀灰树
- 单花芥
- 单花鸢尾
- 吊岩风
- 地莓子
- 地黄瓜
- 堆莴苣
- 多穗石柯
- 绣球防风果
- 大飞天蜈蚣
- 大花细辛
- 大金钱草
- 大三叶升麻
- 大麦
- 小乌泡根
- 对节叶
- 大叶蛇总管
- 打火草
- 大山豆
- 大金发藓
- 大金香炉
- 多鳞鳞毛蕨
- 大发散
- 对虾壳
- 大头茶果
- 大羊角瓢
- 多齿蹄盖蕨
- 大马蹄蕨
- 大麻药
- 大头狗
- 大报春花
- 大泡通
- 大腹皮
- 大苞叶千斤拔
- 大飞扬
- 大马哈鱼籽
- 大刺儿菜
- 大青叶
- 大风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