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金刀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大金刀
拼音注音
Dà Jīn Dāo
别名
西风剑、单叶扇蕨
来源
为蕨类水龙骨科盾蕨属植物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 (Bedd.) Ching [N. phyllomanes (Christ) Ching],以全草或叶入药。四季可采,洗净,晒干。
性味
苦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,凉血止血。用于尿路感染,小便不利,咯血。外用治创伤出血,烧烫伤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。外用适量,鲜草捣烂或烘干研粉调油搽患处。
备注
(1)[b]三角叶盾蕨[/b](羽裂盾蕨)Neolepisorus ovatus (Bedd.) Ching, f. deltoidea (Baker) Ching [Polypodium deltoideum Baker]与正种药效相同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大金刀
拼音注音
Dà Jīn Dāo
别名
青卷莲,肺经草(《湖南药物志》),青竹标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,梳子草(《贵州草药》)。
出处
《湖南药物志》
来源
为水龙骨科植物盾蕨的全草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盾蕨,又名:单叶盾蕨。
多年生草本,高20~40厘米。根状茎长而横走,密被棕褐色、卵形鳞片。叶远生,叶柄长10~17厘米或更长,灰黑色,被鳞片;叶片卵状矩圆形或近三角形,长13~23厘米,宽7~12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宽,亚截形或圆楔形,有时为楔形,全缘或下部多少分裂;叶质坚,厚纸质,上面无毛,下面多少被鳞片;侧脉明显,细脉联结成网眼,内藏细脉又开。孢子囊群大形,圆,在中脉两旁各1行或为不整齐的多行,幼时被盾形鳞片;孢子两面形,褐色。
生境分布
生长林下石隙或溪边湿地。分布西南、广西、广东、福建、台湾、浙江、江苏、江西、安徽、湖北等地。
性味
《贵州草药》:"苦,凉。"
功能主治
清热利窍,散瘀止血。治吐血,血淋,痈毒,跌打损伤,烫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;或浸酒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复方
①治跌打损伤,劳伤吐血:青竹标一两,泡酒半斤,每服一两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②治咳血:鲜大金刀一两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③治血淋:青竹标五钱,小木通四钱,车前草三钱。煎水服。(《贵阳民间药草》)
④治小便不利:大金刀五钱,龙胆草二钱,牛尾薹根、黄地榆各三钱。煨水服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⑤治痈毒,热淋:盾蕨五至八钱。水酒煎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⑥治刀伤:鲜大金刀,捣绒敷伤口。(《贵州草药》)
⑦治烫伤、火伤:大金刀烘干,研末,菜油调搽患处。(《贵州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《中华本草》:大金刀
拼音注音
Dà Jīn Dāo
别名
水石韦、银茶匙、牌坊草、青卷莲、肺经草、青竹标、梳子草、西风剑、肺甲、阿加参、岩豆草、七星凤尾草
英文名
all-grass of Ovate Neolepisorus
出处
出自《湖南药物志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物盾蕨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Neolepisorus ovatus(Bedd.)Ching[Pleopeltis ovata Bedd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采挖后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15-45cm。根茎横生,密被卵状披针形鳞片,长渐尖,边缘有疏齿。叶远生;叶柄长10-20cm,被鳞片;叶片厚纸质,卵状披针形至卵状长圆形或近三角形,宽7-12cm,渐尖,基部较宽,圆形至圆楔形,多少下延于叶柄,全缘或下部多少分裂;侧脉明显。孢子囊群大,圆形,在侧脉两侧排成不整齐的1至数行,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500-2000m的山地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(除山东外)、中南(除河南外)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苦;凉
归经
心;肺;膀胱经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止血;解毒。主热淋;小便不利;尿血;肺痨咯血;吐血;外伤出血;痈肿;水火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泡酒。外用:适量,鲜品捣敷;或干品研末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大飞天蜈蚣
- 墓头回
- 盐肤子
- 星蕨
- 旋花
- 高原点地梅
- 鷩雉
- 花叶假杜鹃
- 土红苓
- 短瓣女娄菜
- 白紫草
- 秧青
- 云南小膜盖蕨
- 三叶乌蔹莓
- 鲥鱼鳞
- 光梗丝石竹
- 海底柏
- 牛胞衣
- 藤黄连
- 蓝花龙胆
- 地丁
- 金钱白花蛇
- 山货榔
- 灯笼花
- 姜三七
- 岩风子
- 长毛柃叶
- 肿足蕨
- 蔷薇根
- 自事口草
- 野巴子
- 扭筋草
- 山羊肝
- 假蒟
- 竹叶兰
- 毛轴碎米蕨
- 粟米草
- 番石榴
- 石米
- 狗宝
- 红香藤
- 湖广草
- 虎石头
- 细花丁香蓼
- 水草乌
- 女儿茶
- 草蜘蛛
- 蛇根草
- 山甘草根
- 大良姜
- 消石
- 万寿菊
- 玉带海雕
- 新裂耳蕨
- 狐肝
- 豇豆
- 鸡爪槭
- 大叶苣荬菜
- 夜明砂
- 茅香
- 奴柘刺
- 火头根
- 沼生水马齿
- 罗伞草
- 狗脚迹
- 炮仗花
- 小花梾木
- 臭黄荆
- 牛黄
- 野山蚂蟥
- 榕树叶
- 马醉木
- 羊奶子
- 水曲柳
- 硫黄
- 小泡通树
- 太子参
- 针刺铁仔
- 山羊血
- 野扁豆
- 獭胆
- 猪屎豆
- 赤火绳
- 土碎补
- 叶上果根
- 鸡翎草
- 苦树皮
- 扶桑花
- 南蛇竻苗
- 观音苋
- 山蒟
- 耧斗菜
- 榔榆叶
- 梳篦叶
- 阿魏
- 石楠
- 龙胆
- 地贵草根
- 地蜂子
- 牛耳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