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麦奴
《中华本草》:大麦奴
拼音注音
Dà Mài Nú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黑粉菌科真菌大麦坚黑粉菌寄生于麦穗上所产生的菌瘿及孢子堆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Ustilago hordei(Pers.)Lagerh采收和储藏:果期采摘病穗,收集菌瘿及孢子堆,晒干。
原形态
大麦坚黑粉菌寄主的整个花序被侵染后,每个籽粒变成了一个孢子堆,内含的黑色粉末即黑粉孢子,原垣孢子圆形至卵圆形,暗褐色,表面光滑,(3.9-7.2)μm×(3.9-6.5)μm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寄生于大麦和青稞的果穗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全国产大麦和青棵地区。
性味
辛;寒
归经
心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。主热病发热;服丹石中毒
用法用量
内服:入丸、散,0.06-0.15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苦荬
- 野豇豆
- 打箭菊
- 三加皮
- 细叶大戟
- 大叶白头翁
- 大叶香荠菜
- 满江红
- 木香花
- 大麦秸
- 石榴叶
- 石楠叶
- 云南小膜盖蕨
- 双肾藤
- 沙生风毛菊
- 梅花刺根
- 细辛
- 蛤蜊粉
- 台湾三颗针
- 羊角桃
- 蚕豆壳
- 竹卷心
- 美脉藁本
- 石豇豆
- 半圆盖阴石蕨
- 粟芽
- 母菊
- 驴蹄
- 水白蜡
- 腺毛金星蕨
- 石通
- 猫须草
- 胡荽
- 胡桃根
- 荞麦叶
- 滇南冠唇花
- 藏山药
- 红背酸藤
- 木蜡树叶
- 杯苋根
- 草玉梅
- 红线麻
- 水红木根
- 棒棒草
- 莸
- 蓍草
- 半边旗
- 落葵花
- 石吊兰
- 铃茵陈
- 玄参
- 阴蚼
- 独脚蟾蜍
- 三裂叶犁头尖
- 砂仁花
- 刺玫花
- 省藤
- 营实
- 褐带环口螺
- 老虎姜
- 红花菜
- 芸苔子
- 紫背金盘草
- 石上铁角蕨
- 水团花根
- 一碗水
- 浮小麦
- 红薯细辛
- 曲枝假蓝
- 大一枝箭
- 沙棘豆
- 杏树根
- 咸秋石
- 扁樱桃
- 槐耳
- 野荞麦
- 倒提壶
- 萱草嫩苗
- 大叶桉叶
- 毛大丁草根
- 苋实
- 木通根
- 雁来红
- 银叶树
- 荫风轮
- 红花刺参
- 虎掌南星
- 野苋菜
- 红筷子
- 毛叶黄药
- 大叶白纸扇
- 虾
- 土色牛肝菌
- 天脚板果
- 苏合香
- 柳杉
- 母猪藤根
- 深山酢浆草
- 算盘子
- 羊角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