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风螺
《中华本草》:东风螺
拼音注音
Dōnɡ Fēnɡ Luó
别名
甜螺、南风螺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蛾螺科动物泥东风螺和方斑东风螺的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Babylonia lutosa(Lamarck)2.Babylonia oreolata(Lamarck)采收和储藏:10-12月间,用拖网采捕,捕得后,入沸水内,使壳与肉分开,取肉,鲜用。
原形态
1.泥东风螺,贝壳长卵圆形,质坚厚,一般壳高56-70mm,宽约为高的2/3,螺层8-10层,缝合线明显,螺旋部呈圆锥形,每层迅速增高,膨圆菜部3-4层的上部形成肩角,肩角下面略直。壳表灰白色,外被黄褐色表皮,有砦个体具有隐约的淡褐色斑块。壳表光滑,生长线明显。壳口长卵形,内面白色,有光泽。外唇较薄,内唇加厚外卷。脐不深。有的个体脐孔被内唇所遮盖。前沟圆形的粗肋。厣角质,长卵圆形,坚厚,棕色,核位于前内侧。2.方斑东风螺,贝壳长卵圆形,质坚固,一般壳高72-84mm,宽40-46mm,形状似泥东内螺而稍大。螺层约9层,缝合线处呈附梯或红褐色的四方形斑块,体螺层上有3行斑块,上面一行斑块较大。壳口呈半圆形,壳内面白色,可透视壳面斑块颜色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1.生活于7-30m水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。肉食性。2.生态环境及分布与前种同。资源分布:我国分布于东海、南海。
性味
味甘;咸;微寒
功能主治
止血;润燥。主鼻衄;大便燥结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30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金瓜草
- 花南星
- 子楝树根
- 野靛青
- 骆驼蹄瓣
- 浮尸草
- 桧叶
- 岩檀香
- 粗糠柴
- 黄花小二仙草
- 三消草
- 草血竭
- 帽兰
- 苍蝇草
- 秦岭冷杉
- 法半夏
- 猫儿屎
- 大瓦韦膜叶星蕨
- 盲肠草
- 鲎尾
- 老鼠竻
- 黄秦艽
- 樗鸡
- 黑蚂蚁
- 乌桕木根皮
- 匙羹藤
- 节节茶
- 管南香
- 白草根
- 金箔
- 煨姜
- 乔木紫珠
- 散血藤
- 玉米轴
- 柠条籽
- 人参条
- 鸭嘴花
- 千年耗子屎种子
- 大籽蒿
- 大铁扫把
- 红毛毡
- 蜥蜴
- 散血莲
- 漆树根
- 铁线草
- 地膏药
- 齿叶橐吾
- 胡杨
- 三花枪刀药
- 黄荆
- 玳瑁
- 茄子根
- 凤尾参
- 川滇桤木
- 制草乌
- 蛇接骨
- 升药底
- 岗梅
- 红雪柳
- 大块瓦
- 栝楼皮
- 草木王
- 海蓬子
- 透明草
- 大黄草
- 螳螂跌打
- 苦荞头
- 卡密
- 石青菜
- 酸果藤
- 铁牛钻石
- 一匹草
- 屎咕咕
- 鱼脑石
- 望月砂
- 西藏桃叶珊瑚根
- 栗毛球
- 十两叶
- 大将军
- 赤胫散
- 野大豆藤
- 飞廉
- 大夜关门
- 狗肝菜
- 山槟榔
- 尖子木
- 小叶双眼龙
- 狭叶蓬莱葛
- 擘蓝
- 石瓜子莲
- 将军树
- 玛瑙
- 山柳
- 大沙叶
- 树萝卜
- 吹云草
- 白朱砂莲
- 台湾牛奶菜
- 红孩儿
- 红椋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