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叶贯众
《中华本草》:厚叶贯众
拼音注音
Hòu Yè Guàn Zhònɡ
英文名
Thick-leaf Holly Fern
出处
始载于《植物分类学报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厚叶贯众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yrlomium pachyphylla(Rosenst.)C.Chr.[Polystichum pachyphylla Rosenst.]采收和储藏:四季均可采挖,去除地上部分及须根,晒干。
原形态
植株高50-70cm。根茎短而斜升,连同叶柄基部密被红褐色、狭披针形的大鳞片,近全缘。叶簇生;叶柄长35-45cm,基部黑而硬,向上疏被浅棕色、纤维状鳞片;叶片厚革质,阔卵形,长15-25cm,宽约20cm,单数一回羽状,顶生羽片长过于宽,短渐尖头;侧生羽片3-5对,对生,斜向上展开,长4-5cm,中部宽2.5-3cm,卵形至长卵圆形,先端尖锐,基部近心形,全缘,仅叶轴被极少纤维状鳞片;叶脉不明显,中脉两侧各有数行小网眼。孢子囊群小,棕褐色,圆形;囊群盖大,近于全缘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50-1500m的山坡林下或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西、贵州、云南东南部。
性味
苦;寒
归经
肝;脾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杀虫。主小儿发热;蛔虫病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根茎:用于小儿高热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红陈艾
- 大叶黄杨叶
- 赤瓟根
- 红三七
- 寒水石
- 水飞蓟
- 鲎尾
- 野荔枝
- 臭柏
- 野油麻
- 梨果仙人掌
- 萝藦
- 红花苗
- 绿矾
- 刺楸
- 棕叶狗尾草
- 棉花
- 眼睛草
- 狗筋蔓
- 千针万线草
- 鬼点灯
- 散血藤
- 车前子
- 龙船花根
- 石菖蒲花
- 粉苞苣
- 大叶蛇泡簕
- 龙船乌泡
- 对节叶根
- 球衣藻
- 藤三七
- 黑腺珍珠菜
- 鄂西天胡荽
- 吊山桃
- 水稻清
- 鹿筋
- 亮菌
- 接骨草
- 三块瓦
- 肉桂
- 三叶鬼针草
- 沙地柏
- 水松叶
- 野拔子
- 岩莴苣
- 黄锁梅
- 半边藕
- 秋木瓜
- 单刀根
- 鼋甲
- 黄泡子
- 香苏草
- 桑瘿
- 小对叶草
- 八哥
- 美丽胡枝子花
- 龙头节肢蕨
- 红叶树子
- 白花杆
- 西藏鸡爪草
- 拟缺香茶菜
- 乌蛇卵
- 矩圆石韦
- 地星
- 瓮菜癀
- 蕹菜根
- 蜈蚣刺
- 蜈蚣藤
- 合欢花
- 无爷藤
- 腽肭脐
- 蜈蚣草
- 下田菊
- 瓦草
- 蜈蚣藻
- 豌豆
- 无患子皮
- 芜荑酱
- 望月砂
- 无花果叶
- 蒲黄滓
- 望江青
- 榕树
- 光素馨
- 马蹄根
- 石枣
- 草果
- 露水草
- 小朴松实
- 柳叶亚菊蒿
- 雀头血
- 黄瓜皮
- 大浮萍
- 大叶白头翁
- 大叶香荠菜
- 大羽铁角蕨
- 大伸筋草
- 大高良姜
- 当归
- 大叶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