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睛草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眼睛草
别名
望北京、一支林
来源
荨麻科眼睛草Procris wightiana Wall. ex Wedd.,以茎、叶入药。
生境分布
云南。
性味
微苦、酸,凉。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,退翳明目。
角膜云翳,急性结膜炎:鲜品适量煎水,冷却过滤滴眼,每日2~3次。
水火烫伤:鲜叶适量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中华本草》:眼睛草
拼音注音
Yǎn Jinɡ Cǎo
别名
望北京、石骨丹、一支林、乌来草、下山连、山七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藤麻的茎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rocris wightiana Wall.ex Wedd.[P.crenataC.B.Robins.;P.laevigata auct.non B1.]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洗净,鲜用。
原形态
草本,全株无毛。茎基部肉质,生根。叶通常生于上部或簇生于顶端,对生,其中一退化叶极小,披针形或长椭圆形,长4-8mm,近无柄,通常脱落。正常叶膜质或纸质,叶柄长3-8mm;托叶2,极小;叶片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8-18m,宽2.5-4cm,略偏斜,两侧近对称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为偏斜的楔形,边缘自中部以上有直角状锯齿或圆锯齿,钟乳体线状,背面的较稠密,分布均匀,叶脉羽状,侧脉每边7-10条,明显,在叶缘前弯拱,连接或不连结而直达叶边,网脉不明显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通常雄花序生于下部,雌花序生于上部,偶或雌花序与雄花序团集于同一节上;雄花序疏散,簇生,有短丝状的总花梗,花少数,花萼裂片长椭圆形或卵形,顶端有小角;雌花序呈头状,直径2-3mm,有短棒状的总花梗,簇生,花多数,苞片极细小,近鳞片状,花5基数,花萼裂片极细小,倒卵形,兜状,透明,先端有龙骨状突起;子房卵形,两侧压扁,有黄棕色条纹。瘦果卵形,长0.7-lmm,扁形。花期春、夏季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中海拔至高海拔的密林下溪边岩石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性味
微苦;性凉
功能主治
退翳明目;清热解毒;散瘀消肿。主角膜云翳;风火赤眼;烧烫伤;跌打损伤;骨折;无名肿毒;皮肤溃疡
用法用量
外用:适量,捣敷或煎水,冷却过滤作滴液用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荆子
- 黄泥菜
- 头顶一支花
- 浮小麦
- 小金钱草
- 羚羊肉
- 嘉兰
- 黑根药
- 锡矿
- 芨芨草
- 雪人参
- 鹧鸪菜
- 蟋蟀
- 夜花藤
- 蒲葵根
- 龙角
- 黄缅桂
- 鱼胆草
- 薄叶棘豆
- 大叶接骨藤
- 金星蕨
- 海燕
- 虾蟆皮
- 长毛风毛菊
- 楮茎
- 鸡爪竻
- 瑞香根
- 荠菜花
- 狗胆
- 香港四照花
- 高粱泡
- 小叶柳
- 鸭嘴花
- 香芋
- 血水草根
- 迷迭香
- 郁金
- 黑草
- 红牛皮菜
- 灯心草
- 高山瓦韦
- 红花苗
- 山辛夷
- 雪猪油
- 石笔海胆
- 黄皮叶
- 钟萼木
- 石蒜
- 雪山鼠尾草
- 鲚鱼
- 芙蓉花
- 慈竹叶
- 密毛桃叶珊瑚根
- 三铃子
- 紫青藤根
- 猫须草
- 荷蒂
- 红毛草
- 番石榴叶
- 块茎糙苏
- 对叶油麻根
- 假蒟叶
- 桦木皮
- 南天竹
- 蓬莪术
- 野甘草
- 黑心蕨
- 防己
- 羊黄
- 铺山燕
- 七叶莲
- 羊骨
- 牛肋筋
- 香叶天竹葵
- 柿
- 黄花山柰
- 肉珊瑚
- 伤寒草根
- 蝮蛇脂
- 红花龙胆
- 青蒿根
- 黄颔蛇
- 黑心解
- 苏铁花
- 鬼针草
- 黄三七
- 家麻树
- 膜缘木香
- 四棱杆
- 番薯
- 球衣藻
- 滇地黄连
- 地黄连
- 茸草
- 蜂蜜树
- 鼠尾草
- 红鸡踢香
- 四川苦丁茶
- 石帆
- 肉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