跌破勒
《中华本草》:跌破勒
拼音注音
Diē Pò Lè
别名
小角刺、铁梨木、凿子树
英文名
Seed of Longleaf Xylosma
出处
出自《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大风子科植物长叶柞木的叶、刺及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Xylosma longifolium Clos采收和储藏:叶、刺全年均可采;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;叶鲜用。
原形态
长叶柞木,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7m。全株秃净。枝柔弱,常有刺。叶互生;具长柄;叶片革质,长圆形、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,长5-22cm,宽3-8cm,先端渐尖、基部楔形,边缘有疏粗锯齿;侧脉8-12对。花雌雄异总状花序生于当年枝顶或叶腋内,花序极短,长仅1-2cm,花淡黄色,单生或簇生,萼片4(-5),卵形或披针形;无花瓣;雄花有多数雄蕊,花盘由多数腺体组成,位于雄蕊外围;雌花花盘圆盘状,子房1室,侧腺胎座2,花柱短,柱头2裂。浆果球形,直径4-6mm,熟时黑色。种子2-4颗。花、果期全年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路旁、疏林或干燥密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
性味
味苦;涩;性寒
功能主治
清热利湿;活血祛瘀;消肿止痛;催乳。主黄疸;水肿;跌打损伤;骨折;经闭;痈肿疮毒;乳汁不通;疮癣;瘰疬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2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研粉调酒敷。
复方
治扭挫伤或骨折、脱臼整复后: 鲜跌破LE叶,捣烂外敷; 或用35度的酒精制成30%擦剂,外擦及湿敷。(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)
各家论述
1.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种子:治经闭,疮癣,瘰疬;催乳。2. 广州空军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凉血散瘀,消肿止痛。治扭挫伤或骨折、脱臼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矮脚苦蒿
- 苏木蓝
- 韭菜子
- 贝子
- 黄颡鱼涎
- 双参
- 风湿木
- 牛血
- 吉笼草
- 牛靥
- 苒苒草
- 青羊角
- 芙蓉根
- 黄脚鸡
- 岗梅根
- 胆矾
- 藕粉
- 土玉桂
- 青脚莲
- 玳玳花
- 软丝藻
- 粗榧根
- 香石藤果
- 岭南杜鹃
- 川滇桤木
- 酥
- 钓竿柴
- 豆麻
- 牛角瓜
- 娃娃拳
- 青活麻
- 昂天莲
- 芭蕉根
- 牛筋草
- 小朴松实
- 独龙
- 飞来鹤
- 牡荆子
- 牛鼻栓
- 牛筋条
- 鸟巢菌
- 水塔花叶
- 苹果
- 光叶巴豆树
- 牛耳枫
- 金钮扣
- 香蕉根
- 锡矿
- 多蒴曲尾藓
- 廊茵
- 山芭蕉子
- 青葙花
- 湖北海棠
- 钓樟根皮
- 紫金血藤
- 小万年草
- 拟囊果芹
- 大叶醉鱼草
- 紫背天葵草
- 山白果根
- 美丽胡枝子
- 鸡公柴果
- 角翅卫矛
- 芒种花
- 红枫荷
- 牛角藓
- 团叶槲蕨
- 豆豉姜
- 牛尾独活
- 黄稔根
- 香茶菜
- 饭团藤
- 豆腐浆
- 小红蒜
- 矩圆线蕨
- 华东瓶蕨
- 青羊胆
- 长梗千里光
- 玉
- 鳆鱼
- 蕉芋
- 栓皮栎
- 全缘凤尾蕨
- 九里香
- 日照飘拂草
- 牛奶莓
- 鲫鱼胆
- 香叶子
- 夜关门
- 山木通
- 强威生草
- 骨螺
- 牡丹三七
- 定心散
- 紫麻
- 牛心果
- 柱果木榄叶
- 獭肝
- 贯众
- 胡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