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蜀葵茎
《中华本草》:黄蜀葵茎
拼音注音
Huánɡ Shǔ Kuí Jīnɡ
英文名
Stem of Sunset Abelmoschus
出处
江西《草药手册》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(L.) Medic.的茎或茎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Abelmoschus manihot (L.) Medic.[Hibiscus manihot L.]2.Abelmoschus manihot (L.)Medic.var pungens(Roxb.)Hochr.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集,晒干或炕干。
原形态
1.黄蜀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,高1-2m。疏被长硬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6-18cm,疏被长硬毛;托叶披针形,长l-1.5cm。叶掌状5-9深裂,直径15-30cm,裂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8-18cm,宽1-6cm,两面疏被长硬毛,边缘具粗钝锯齿。花单生于枝端叶腋;小苞片4-5,卵状披针形,长15-25mm,宽4-5mm,疏被长硬毛;萼佛焰苞状,5裂,近全缘,较长于小苞片,被柔毛,果时脱落;花大,淡黄色,内面基部紫色,直径约12cm;雄蕊柱长1.5-2cm,花药近无柄;柱头紫黑色,匙状盘形。蒴果卵状椭圆形,长4-5cm,直径2.5-3cm,被硬毛。种子多数,肾形,被柔毛组成的条纹多条。花期8-10月。2.本变种与上种的区别为:植株全体密被黄色长刚毛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常生于山谷草丛、田边或沟旁灌丛间。资源分布:1.分布于中南、西南及河北、陕西、山东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等地。2.分布于西南及台湾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等地。
性味
甘;寒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通便利尿。主高热不退;大便秘结;小便不利;疔疮肿毒;烫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5-10g。外用:油浸搽。
复方
①治气血虚: 蜜炙黄蜀葵茎及根一两,星宿菜二钱。 用瘦猪肉汤煎服。②防治产褥热: 黄蜀葵茎及根一两。 用鸡汤煎服或水煎取汁,煮鸡蛋两只,加甜酒少许服。③治烫伤: 黄蜀葵皮浸油搽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黄蜀葵茎
拼音注音
Huánɡ Shǔ Kuí Jīnɡ
出处
江西《草药手册》
来源
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茎或茎皮。夏、秋采收。
性味
甘滑,微寒,无毒。
功能主治
和血,除邪热。治产褥热,烫火伤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煮鸡蛋吃。外用:油浸搽。
复方
①治气血虚:蜜炙黄蜀葵茎及根一两,星宿菜二钱。用瘦猪肉汤煎服。
②防治产褥热:黄蜀葵茎及根一两。用鸡汤煎服或水煎取汁,煮鸡蛋两只,加甜酒少许服。
⑧治烫伤:黄蜀葵皮浸油搽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芒花
- 圆叶南蛇藤根
- 狮子草
- 香菇
- 通骨消
- 长柄赤车
- 水案板
- 铁扫竹
- 熊脑
- 黍茎
- 土牛党七
- 兔打伞
- 拟缺香茶菜
- 鲨鱼肉
- 珊瑚
- 枳根皮
- 橙子核
- 小梾木
- 尖叶川黄瑞木
- 银兰
- 灰树花
- 南天竹子
- 波罗蜜叶
- 梁王茶
- 柏枝节
- 麦奴
- 硬叶女娄菜
- 枳椇木皮
- 山胡椒
- 枳椇木汁
- 九龙藤叶
- 蛎菜
- 冬瓜藤
- 粉团花根
- 枣核
- 天目木姜叶
- 羊血
- 龙脑香子
- 山尖菜
- 肉半边莲
- 垂果大蒜芥
- 姜三七
- 岩青兰
- 南瓜根
- 蓝花棘豆
- 槐胶
- 阿魏侧耳
- 翠雀花
- 祖师麻
- 吴茱萸根
- 窝儿七
- 椒蒿
- 夏蜡梅
- 朱砂
- 天目琼花
- 桑叶露
- 掐不齐
- 九牛力
- 竹叶子
- 假芫茜
- 梅叶
- 山小橘
- 山羊耳
- 抱树莲
- 合萌叶
- 水湿柳叶菜
- 榔榆叶
- 水皂角子
- 苕叶细辛
- 西瓜子仁
- 栝楼皮
- 九头草
- 烧伤藤
- 狭叶山胡椒
- 紫青藤根
- 山花生
- 青通草
- 小草寇
- 双肾子
- 粽巴叶
- 苦丁
- 黑面叶
- 白千层
- 白腹锦鸡
- 牛戳口
- 蝎子七
- 活血连
- 骆驼蹄瓣
- 红辣树根
- 灵香草
- 茅栗仁
- 刺桐花
- 玉米轴
- 木麻黄
- 昙花茎
- 青钱柳叶
- 柳叶菜根
- 剪夏萝
- 半枫荷根
- 铁力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