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兰
《*辞典》:挂兰
拼音注音
Guà Lán
别名
折鹤兰(《中国植物图鉴》),吊兰(《种子植物名称》),匍匐兰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树蕉瓜(《文山中草药》)。
出处
《福建民间草药》
来源
为百合种植物挂兰的全草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根肥厚,呈纺锤状。叶多数,自根茎丛生,细长而尖,中间绿色,边缘两边白色。生长匍枝,近顶部有叶束或生幼小植株;花小,带绿白色,生于匍枝的节上,排成总状花序;花被轮状,裂片6枚;雄蕊6;子房无柄,3室,花柱线形。蒴果三角形,种子扁平。花期春季。栽培作观赏。
性味
甘苦,平。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甘微苦,平。"
②《文山中草药》:"甘淡,凉。"
功能主治
止咳化痰,消肿解毒,活血接骨。治气管炎咳嗽痰多,痈肿疔疮,痔疮肿痛,骨折,烧伤。
①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"消痈解毒,退炎消肿。治疔疮肿毒,痔疮肿痛。"
②《文山中草药》:"止咳化痰,活血接骨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2~3钱。外用:和冬蜜捣敷或煎水熏洗。
复方
①治气管炎,咳嗽痰多:干挂兰二至三钱。水煎服,日服二次。
②治骨折:复位固定后,鲜挂兰捣烂敷患处。
③治烧伤:鲜挂兰根捣烂敷。(选方出《文山中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栗花灯心草
- 胡桃根
- 鼠
- 滇车前
- 海狸香
- 五叶壁藤
- 李树胶
- 箭刀草
- 环维黄杨星D
- 壶卢子
- 岗松根
- 胡萝卜叶
- 李核仁
- 凤尾蕉叶
- 海南粗榧
- 梓菌
- 栝楼皮
- 柳叶藓
- 冷饭果叶
- 滑叶木通
- 岭南杜鹃
- 浆包藤
- 黄心果
- 柃木
- 烂茶叶
- 荠菜子
- 鹄绒毛
- 苦碟子
- 黄水茄
- 蜂窝草
- 火焰兰
- 寄居蟹
- 藿香根
- 虎睛
- 光明盐
- 栗树皮
- 两广瘤足蕨
- 鳢鱼肠
- 活血丹
- 凉喉茶
- 柳屑
- 花叶冷水花
- 鸡蛋花
- 剪刀草
- 虎杖
- 关公须
- 黄蓬花
- 栗
- 炉甘石
- 滑石
- 淡豆豉
- 独花兰
- 虎皮草
- 葛根
- 桐皮
- 焦槟榔
- 九仙草
- 阔叶假参
- 冷蕨
- 江珧柱
- 甘青铁线莲
- 虎掌南星
- 咳嗽草
- 虎石头
- 尖头蚱蜢
- 寒水石
- 江篱
- 大五爪金龙
- 棱子芹
- 蠘
- 梵天花根
- 汉中防己
- 火棘
- 尖顶地星
- 灰包
- 宽筋藤
- 鸡骨草
- 海杧果
- 华东膜蕨
- 鲛鱼胆
- 昆明鸡血藤
- 狸肉
- 尖齿耳蕨
- 瑞香根
- 虎耳兰
- 剑皮树菌
- 姜味草
- 花椒簕
- 接筋草
- 岗松
- 苦菜
- 狐肉
- 淮山
- 蛤蜊
- 大叶楠
- 矩圆线蕨
- 见血住
- 尖尾风
- 梨果仙人掌
- 苦玄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