伽喃香
《*辞典》:伽喃香
拼音注音
Gā Nán Xiānɡ
别名
奇南香(《本草乘雅半偈》),琪喃(《宦游笔记》),奇楠(《纲目拾遗》)。
出处
《纲目拾遗》
来源
为瑞香科植物沉香或白木香近根部的含有多量树脂的木材。选取沉香中油性(树脂)足、体质重而性糯的木材条块,削去其含油少而色淡的部分。
原形态
植物形态详"沉香"条。
形状
多呈长方形之条状或块状,外表绿褐色(绿油伽喃香)或紫黑色(紫油伽喃香),油润光滑,很少夹有杂质。锯开后,断面黑褐色或紫黑色,油性重。用刀刮屑,能捻捏成丸。香气浓郁,味苦微辛。
产于印度、马来西亚等地。我国海南岛亦产。
伽喃香商品,按形色、品质而分绿油、紫袖、黑油、青丝、金丝及伽喃角等规格。其中以绿油伽喃香和紫油伽喃香品质最优。
性味
辛甘,温。
①《本草汇言》:"味辛辣,气温,无毒。"
②《粤海香语》:"味辛而气甜。"
功能主治
理气,止痛,通窍。治胸闷不舒,气滞疼痛,风痰闭塞。功胜沉香。
①《本草汇言》:"与沉香同。性气较沉香润缓。能缩二便。"
②《药性考》:"下气辟恶,风痰闭塞,通窍醒神。"
③《纲目拾遗》:"固脾保肾。入汤剂,能闭精固气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锉末或磨汁,3~5分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华凤仙
- 铅灰
- 蓬莱草
- 虎图辣
- 前胡
- 伴蛇莲
- 鹅
- 鸡屎白
- 蛇葡萄
- 鹅掌上黄皮
- 桔梗芦头
- 角螺厣
- 草蚂蚱莲
- 牛奶树子
- 虾蟆胆
- 鸡骨常山
- 常春卫矛
- 龙利叶
- 蜇砂
- 山柳
- 树刁
- 附地菜
- 小盘木
- 苦碟子
- 长春花
- 鹤肉
- 狗头骨
- 牛奶树
- 小牛肝菌
- 榧子
- 藜茎
- 唐古特马尿泡
- 假蒟果穗
- 五叶藤
- 九子不离母
- 狼毒
- 棕板
- 鹭鸶兰
- 扶桑金星蕨
- 大头茶
- 葡萄
- 刺莓果
- 补血薯
- 金腰子
- 羊角拗子
- 镰叶瘤足蕨
- 鳕鱼骨
- 水苦荬
- 苎麻梗
- 醉鱼草花
- 青溪鳞毛蕨
- 麻叶绣球果
- 咸秋石
- 魿鱼
- 狼油
- 牛心补
- 轮环藤
- 臭梧桐
- 短穗兔耳草
- 羊齿天冬
- 齿瓣延胡索
- 昆明鸡血藤
- 蛤蜊
- 栲栗果壳
- 尖叶川黄瑞木
- 大花剪秋罗
- 波叶紫金牛
- 白猪母菜
- 麦瓶草
- 红果参
- 过腰蛇
- 软骨过山龙
- 路旁菊
- 化香树
- 扭肚藤
- 毛桤
- 蔷薇根
- 淡菜
- 水百合
- 石斑鱼
- 金橘叶
- 牛胞衣
- 鲥鱼
- 小叶野决明
- 竹叶莲
- 簕欓
- 大马蹄蕨
- 直杆蓝桉叶
- 胡枝子根
- 横经席叶
- 黄鼠肉
- 刺梨
- 牛耳朵
- 花椒根
- 鸡冠子
- 空心莲子草
- 酸果藤
- 毒箭羊角拗
- 山杨树皮
- 豆豉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