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心
《中华本草》:狗心
拼音注音
Gǒu Xīn
英文名
Dog's Heart
出处
出自《名医别录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犬科动物狗的心脏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.
采收和储藏:宰杀后,剥皮,剖开胸腔,取其心脏,鲜用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.
采收和储藏:宰杀后,剥皮,剖开胸腔,取其心脏,鲜用。
原形态
家狗,狗是家畜之一。体形大小毛色因品种不同而异一般的狗,体格匀称。鼻吻部较长,眼呈卵圆形,两耳或坚或垂。四肢科研矫健,前肢5趾,后肢4趾。具爪,但爪不能伸缩。尾呈环形或镰刀形。狗为肉食性动物,因长期驯化的结果,已变为杂食性动物,其嗅觉与听觉都很灵敏,记忆力很强,奔跑迅速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狗的繁殖每年1-2次,仔数因品种而有所不同。一般2-3只,多至12只。
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
资源分布:全国各地均有饲养。
化学成分
除去心室、心房中残留的血液外,狗心含水分75.4-78.0%,固形物22.0-24.6%,其中,主要是蛋白质及脂肪4.30%等。在蛋白质中,肌浆蛋白(myogen)占31.7%,肌球蛋白(myosin)占6.6%。另含卵磷脂(lecithin)8.30%,肌酸(creatine)0.210-0.327%。还含钾3.45%,钠1.02%,氯1.11%,磷2.08%,硫2.50%。
性味
味甘;咸;性温
归经
心;肝;肺经
功能主治
安神;祛风;止血;解毒。主气郁不舒;风痹;鼻衄;下部疮
用法用量
内服:煮食,适量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各家论述
1.《名医别录》:主忧患气,除邪。
2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狂犬咬,除邪气,风痹,疗鼻衄及下部疮。
2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狂犬咬,除邪气,风痹,疗鼻衄及下部疮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狗心
拼音注音
Gǒu Xīn
出处
《别录》
来源
为犬科动物狗的心。
化学成分
除去心室、心房中残留的血液外,狗心含水分75.4~78.0%,固形物22.0~24.6%,其中,主要是蛋白质及脂肪4.30%等。在蛋白质中,肌浆蛋白占31.7%,肌球蛋白占6.6%。另含卵磷脂8.30%,肌酸0.210~0.327%。还含钾3.45‰,钠1.02‰,氯1.11‰,磷2.08‰,硫2.50‰。
性味
《医林纂要》:"甘酸咸,温。"
功能主治
①《别录》:"主忧恚气,除邪。"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狂犬咬,除邪气,风痹,疗鼻衄及下部疮。"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调经草
- 七叶子
- 酒药花
- 大虎耳草
- 甜叶菊
- 朝鲜当归
- 野黄麻
- 大花剪秋罗
- 大薸
- 蘡薁
- 乌龟
- 蓖麻根
- 白花鹅掌柴
- 打火草
- 吹火筒
- 粉绿藤
- 海柳
- 衡州乌药
- 蒙自赤杨
- 黑大豆花
- 红豆蔻
- 假辣蓼
- 红毛草
- 鳞衣草
- 山马鞭草
- 金精石
- 巨藻
- 苦芺
- 台蘑
- 山猫儿
- 量天尺
- 泥炭藓
- 盘肠草
- 维特他
- 西桦
- 桃胶
- 小构树叶
- 杏子
- 小灵丹
- 杨梅叶蚊母树根
- 野鸦椿叶
- 硬叶女娄菜
- 打箭菊
- 菊架豆
- 樗叶花椒皮
- 枇杷花
- 海茄子
- 落葵花
- 云实蛀虫
- 牛藤
- 白千层
- 柃寄生
- 白石榴花
- 刺蓼
- 鹧鸪脚
- 香港四照花果
- 栓皮栎
- 毛叶石楠根
- 蕗蕨
- 乌贼鱼肉
- 大金牛草
- 钓兰
- 海蛤壳
- 岩松鼠骨
- 红楠皮
- 望江南
- 台湾三颗针
- 赛繁缕
- 扇叶人字果
- 橡实
- 礞石
- 神仙掌花
- 云南美登木
- 米碎木皮
- 西藏花椒
- 岩春草
- 大叶马尾连
- 翅卫矛
- 镰片假毛蕨
- 糯米
- 石楠
- 熊蕨根
- 黍根
- 胖血藤
- 光叶海桐叶
- 雀麦米
- 庵 (艹闾)子
- 落霜红根
- 苍耳花
- 木蝴蝶树皮
- 矮醋栗
- 甜瓜蒂
- 金莲花
- 彩斑桑勒草
- 灰叶南蛇藤
- 毛叶白粉藤根
- 玉铃花
- 毛脉柳叶菜
- 山梅花根皮
- 铁棒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