割舌罗
《中华本草》:割舌罗
拼音注音
Gē Shé Luó
别名
割舌树
来源
药材基源:为八角枫科植物土坛树的根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langium saluiifolium(L.f.)Wanger.[Grewia saluiifolia L.f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叶,晒干。一般栽培8-10年后,冬季挖根,洗去泥土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灌木或落叶小乔木,常直立,高约8m。稀攀援状;树皮褐色或灰褐色,平滑;有显着的圆形皮孔,有时具刺。叶互生;叶柄长5-15mm,上面浅沟状,下面圆形;叶厚纸质或近革质,倒卵状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7-13cm,宽3-6cm,先端急尖而稍钝,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,全缘,上面绿色,无毛,下面淡绿色,脉腋被丛毛,渐老时无毛。聚伞花序3-8生于叶腋,常花叶同时开放;总花梗长5-8mm,花梗长7-10mm;花折色至黄色,有浓香味;萼裂片三角形,两面均有柔毛;雄蕊20-30;花盘肉质;子房1室。核果卵形或椭圆形,长1.5cm,宽0.9-1.2cm,成熟时同红色至黑色,先端有宿存萼。花期2-4月,果期4-7月。
栽培
生物学特性 喜高温、喜光、畏寒冷。野生于热带低海拔至中海拔的村边、路边或疏林中。引种栽培时应选择无霜地区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一般以深厚,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。[br]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。夏季果产成熟,应随采随播,贮藏时间过久,种子发芽率低。把采收的种子晾干后,播于苗床上,条播按行距30cm开沟,沟深5cm,种子均匀播入沟内后,覆盖细土3cm,浇水保湿。育苗1年后,苗高30cm以上时定植。按行株距350cm×350cm开坑,每坑栽1株,压紧,浇足定根水。[br]田间管理 定植后,每年春、夏季和秋、冬季各追肥1次,肥料用堆肥,复合肥,草本灰或厩肥等。第次追肥前中耕除草,施肥后结合培土。成龄树注意修剪去过密枝、根茎分蘖枝等,促进主干粗壮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疏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广东、海南、广西沿海地区。
化学成分
从土坛树的粗枝中分得4种生物碱:喜树次碱(venoterpine),安可任(ankorine),吐根酚碱(cephaeline),吐根酚亚碱(psychotrine)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;活血止痛。主风湿痹痛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滇肉棒
- 合欢皮
- 栓皮栎
- 山棘豆
- 早谷藨
- 大黄茎
- 绿茎槲寄生
- 甘遂
- 金雀根
- 红牛尾七
- 七里香
- 粗皮蛙
- 广东升麻
- 羊肝
- 腊梅
- 桃枝
- 淡味当药
- 胡黄连
- 朱唇
- 牛胆参
- 三七
- 九牛力
- 百灵草
- 百舌鸟
- 岩泽兰
- 腊雪
- 酒饼婆
- 华东瓶蕨
- 山桂花
- 南方露珠草
- 公母草
- 巴豆油
- 茭白
- 蓝叶棵
- 臭黄皮
- 向日葵花托
- 鱼鹰骨
- 白石脂
- 吊灯花
- 丝瓜叶
- 算盘子
- 蒌油
- 打箭菊
- 红牛皮菜
- 算盘子叶
- 青竹标
- 慈竹笋
- 山丹花
- 蒲桃种子
- 芸香
- 四大天王
- 螃蟹甲
- 大块瓦
- 巴戟天
- 蝴蝶树
- 牡荆
- 黄花虱麻头
- 红背马蓝
- 狐心
- 大叶黄杨根
- 大毛红花
- 鳕鱼鳔
- 黄葛树
- 曼陀罗子
- 胡莲
- 伏牛花
- 苍白秤钩风
- 柳叶见血飞
- 骆驼蹄瓣
- 伤寒草
- 石瓜子莲
- 蓝桉
- 新疆藁本
- 朝天罐
- 滇南美登木
- 凤凰木
- 菩提香
- 獐骨
- 金耳环
- 大高良姜
- 鸨油
- 过塘蛇
- 百里香
- 石风车子叶
- 红酸杆
- 刺柄南星
- 野木鱼
- 野兔骨
- 千层楼
- 小罗伞
- 鸭脚茶
- 石头菜
- 雷公藤
- 白刺花
- 挂金灯
- 刺沙蓬
- 栝楼皮
- 小棕皮头
- 千里马
- 走马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