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原点地梅
《中华本草》:高原点地梅
拼音注音
Gāo Yuán Diǎn Dì Méi
出处
始载于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匙叶点地梅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ndrosace integra(Maxim.)Hand.-Mazz.采收和储藏:初夏采收全草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。根茎粗壮,具少数支根。叶基生,排列成莲座状;叶近等长,匙形,长1.5-4cm,先端近圆形,具骤尖头,初时两面被短伏毛,渐变为无毛,边缘软骨质,具篦齿状缘毛。花葶多条,高10-18cm,被纤毛;伞形花序着花10余朵;苞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4-6mm,被疏柔毛反缘毛;花梗长2-3cm,被腺毛;花萼钟状,裂三角形;花冠紫红色,高脚碟状,裂片倒心形,直径约6mm。蒴果长圆形,长4.5-5.5mm,6-10裂,紫红色。花期4-6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500-3500m的向阳干燥的山坡、疏林下和林缘砂石地上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全草皱缩,主根较粗壮,直径3-5mm,具支根或支根痕。茎直立,黄褐色,有毛,直径1-2mm。叶莲座状丛生,多皱缩破碎,完整者呈匙形,黄绿色,长1.5-4cm,先端近圆形,具骤尖头,边缘软骨质,具篦齿状缘毛,两面被短伏毛或无毛。花葶纤细,黄褐色,有毛;伞形花序多花;小花紫红色,花梗、苞片、花萼均有毛。
性味
淡;性平
归经
肾;肝经
功能主治
渗湿利水。主湿痹关节酸重疼痛;小便不利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.6~12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味淡,性平,有除湿利尿功能。用于关节痛配方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高原点地梅
别名
朵的[藏名]
来源
报春花科高原点地梅Androsace integra (Maxim.) Hand.-Mazz.,以全草入药。
生境分布
四川、西藏。
性味
淡,平。
功能主治
除湿利尿。主治关节疼痛。
用法用量
配方用,2~4钱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地星
- 蝴蝶花
- 蜂斗菜
- 秤杆草
- 中华石龙尾
- 蜂蜜树
- 百齿卫矛
- 牛藤
- 春砂花
- 臭常山
- 鸭脚蓼
- 鸡心七
- 小罗伞
- 律草
- 腽肭脐
- 华东木蓝
- 古钩藤
- 谷皮树
- 毒蛆草
- 摇钱树根
- 老虎须
- 蜀葵子
- 卵叶贝母兰
- 广西十大功劳
- 小岩白菜
- 寸节七
- 日照飘拂草
- 蕹菜根
- 金边莲
- 罗汉松
- 乌贼鱼腹中墨
- 朱顶红
- 紫燕草
- 石彭子
- 常春藤
- 南酸枣
- 深红龙胆
- 葛藟果实
- 栎叶槲蕨
- 小金发藓
- 金挖耳
- 鸬鹚肉
- 大鱼鳅串
- 碎骨红
- 老鸦花藤
- 撒发
- 柠檬皮
- 多穗石柯根
- 落霜红根
- 岩山枝
- 榆枝
- 楮皮间白汁
- 鸽粪
- 蚬壳
- 耳叶排草
- 红土子
- 山萩
- 鸡大腿
- 风化硝
- 黄桷树根疙瘩
- 四大天王
- 多蒴曲尾藓
- 川楝子
- 算盘子叶
- 漏斗瓶蕨
- 干漆
- 荔枝叶
- 华卫矛
- 马钱子
- 痢止蒿
- 女贞叶
- 秘鲁香胶
- 僵蚕
- 蓼实
- 肾精子
- 糯米泔
- 花楸
- 铁罗汉
- 亚麻
- 蛇根木
- 灌木蒲桃
- 谷木
- 郁李仁
- 毛毡草
- 野苦荬菜
- 通骨消茎叶
- 车螯
- 白花杆
- 披散糖芥
- 瘤孢地菇
- 玄台
- 功劳叶
- 葫芦巴
- 盘石龟
- 桦叶荚蒾
- 夏枯草露
- 大叶千里光
- 石楠
- 桂花枝
- 竹节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