贯众叶溪边蕨
《中华本草》:贯众叶溪边蕨
拼音注音
Guàn Zhònɡ Yè Xī Biān Jué
别名
乳鸡藤、小狗鸡子
英文名
cyrtomioides Stegnogramma
出处
始载于《中国高等植物图鉴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金星蕨科植物贯众叶溪边蕨的根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tegnogramma cyrtomioides(C.Chr)Ching[Dryopteris stegnogramma(Bl.)C.Chr.var.cyrtomioides C.Chr.]
原形态
植株高22-35cm。根茎短而直立,疏被有毛的披针形鳞片。叶簇生;叶柄长10-18cm,禾秆色,基部密被多细胞透明的长毛,向上略有短毛;叶片草质,披针形,长15-25cm,宽4-7cm,上边沿叶脉被疏针状毛,下面被密短毛,先端渐尖,一回羽状;羽片开展,无柄,向上多少与叶轴合生,先端钝,基部1对羽片缩短,中部的长2-3.5cm,宽约1.5cm,全缘或浅波状;羽轴下面隆起,上面有1条浅纵沟,密被针状毛;叶脉3-5对,斜上,侧脉分叉,相邻两组叶脉间的基部1对侧脉在中脉两侧连成三角形网眼,基部1对出自中脉基部以上,上部叶脉伸达叶边。孢子囊群线形,背生于侧脉上;无囊群盖,孢子囊顶部有少数直立的短刚毛。孢子椭圆形,单裂缝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500m的灌木丛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四川西部。
性味
甘;苦;寒
归经
肝经
功能主治
平肝潜阳。主眩晕;心烦失眠;盗汗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-15g。
各家论述
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用于内伤、晕眩症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蔷薇枝
- 青酒缸
- 雀脑
- 肉豆蔻
- 粉团花
- 白云花根
- 糯米藤
- 阿利藤
- 青江藤
- 青杠膏
- 马铃根
- 鹈鹕油
- 铜罗汉
- 鹦鹉
- 理肺散
- 青蒜
- 青海马尾连
- 苦葵鸦葱
- 青活麻
- 通天连
- 铁树
- 青鱼
- 青木香
- 麻牛膝
- 贴骨散
- 荜茇根
- 地龙
- 马鞭石斛
- 庵 (艹闾)子
- 蝇子草
- 鹅肠菜
- 铁破锣
- 枯萝卜
- 荃皮
- 通脱木花上粉
- 顶果膜蕨
- 鳝鱼头
- 綟木
- 黄颡鱼颊骨
- 铜锤草
- 雨蛙
- 青鱼胆草
- 阔叶水竹叶
- 青果
- 雀翘
- 青箭
- 铅粉
- 飞机草
- 钝齿铃子香
- 黑塔子根
- 青骨藤
- 青藤子
- 金盏菊
- 高原蚤缀
- 蜂蜜树
- 铜钱细辛
- 钓竿柴
- 通经草
- 刺楸树叶
- 青头菌
- 白朱砂莲
- 粟米
- 齐墩果
- 峨眉石凤丹
- 鹅内金
- 雀榕叶
- 荸荠
- 青葙子
- 螲蟷
- 麦门冬
- 黄龙藤叶
- 鸽
- 马鬃
- 铜脚威灵仙
- 芭茅
- 黑塔子叶
- 麦麸草根
- 驱风通
- 石见穿
- 铁扇子
- 青葙花
- 黄颔蛇
- 高山扁枝石松
- 鲨鱼油
- 凹瓦韦
- 黑穗画眉草
- 艾虎脑
- 青杠碗
- 黑及草
- 酸不溜
- 接骨木花
- 苦楝花
- 青蒿露
- 青药
- 鹊豆
- 黑皮青木香
- 散血草
- 萼果香薷
- 青脚莲
- 瓶耳小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