革叶茴芹
《中华本草》:革叶茴芹
拼音注音
Gé Yè Huí Qín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革叶茴芹的带根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impinella coriacea (Franch.) de Boiss. [Carum coriaceum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间采收,洗净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30-70cm。根长达10cm。茎常单生,中、上部有少数分枝。基生叶和茎中、下部叶有柄;叶片近革质,心形,长2-5cm,宽1-3cm,背面被毛,边缘有锯齿,茎上部叶较小,无柄,3裂或近于羽状分裂,裂片披会形。复伞形花序;总苞片1-2,线形,或无;伞辐8-20,有毛;小总苞片1-3,线形,短于花柄;无萼齿;花瓣白色,基部楔形,先端凹陷,有内折小舌片。果实卵球形,有毛;每棱槽内有油管1-3,合生面油管2-4。花果期5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50-3200m的沟边或林缘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广西等地。
性味
味辛;性微温
功能主治
温中散寒;祛风除湿;活血调经。主胃寒腹痛;风寒湿痹;月经不调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-9g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柞树皮
- 鳖血
- 翻白叶
- 长管假茉莉
- 马蔺叶
- 大红毛叶
- 满山白
- 苣荬菜
- 盘羊睾丸
- 竹柏
- 珍珠母
- 防已
- 老鹤草
- 早谷藨
- 腐巴
- 蛇头草
- 蝶兰
- 八目鳗
- 马醉木
- 马牙半支
- 小旋花
- 鸨油
- 肥猪苗
- 豆豉姜
- 八哥
- 金橘根
- 蓖麻根
- 胖血藤
- 马齿
- 羊奶果
- 矮卫矛
- 矮脚枫叶
- 小叶三点金
- 鸡卵草
- 八宝茶
- 石椒草
- 紫金牛
- 蛇眼草
- 高山黄华根
- 补血草
- 芙蓉根
- 麻叶绣球
- 胖根藤
- 八爪金龙
- 矮叶书带蕨
- 盾叶薯蓣
- 鞭叶铁线蕨
- 马肋巴
- 雅红隆
- 猪毛蕨
- 野毛金莲
- 伯乐树
- 牛胞衣
- 木豆
- 朱顶红
- 马甲子根
- 豆叶七
- 麻叶绣球果
- 黑穗石蕊
- 麻腊干
- 短叶锦鸡儿
- 朱蕉
- 追风伞
- 天青地白
- 铺山燕
- 浙地黄
- 蚌壳草根
- 牛心果
- 黑节草
- 黑点草
- 蜂蝇
- 白椴
- 哈士蟆
- 荡皮参
- 沼生水马齿
- 阿氏蒿
- 牛胆
- 鸭脚木
- 马鬐膏
- 麻雀肉
- 见血清
- 小丁香
- 胖儿草
- 蒲桃根皮
- 骨碎补毛
- 直立百部
- 紫花芥子
- 紫菜
- 痢止蒿
- 青粱米
- 午香草
- 甘蔗
- 蒲葵子
- 蜻蜓
- 珠果黄紫堇
- 麦刺藤叶
- 鸭儿芹根
- 鬼臼
- 飞扬草
- 三钻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