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爪草
《中华本草》:鸡爪草
拼音注音
Jī Zhuǎ Cǎo
英文名
Herb of Sharpfruit Calanthodes
出处
出自《四川中药志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鸡爪草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lathodes oxycarpa Sprague采收和储藏:春、夏季采收,晒干。
原形态
鸡爪草,多年生草本,高20-45cm,无毛。须根细长,密生犭色根毛。茎直立,不分枝或分枝。基生叶约3,具长柄;柄长6-10cm,基部有狭鞘;叶片轮廓五角形,长2-3cm,宽3.2-5cm,3全裂,中央全裂片宽菱形,3深裂,边缘有小裂片和锯齿,侧生全裂片斜扇形,不等2深裂,边缘有锯齿;茎生叶4,似基生叶,上部叶较小,有短柄。花单生茎顶或分枝顶端;花两性,直径1.8cm,无毛;萼片5,花瓣状,白色,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9-10mm,宽4-6mm,先端圆或钝;花瓣无;雄蕊多数,长3.5-7.5mm,花药长圆形,长1-2mm;心皮7-12,长5-6mm,背面基部稍呈囊状。蓇葖果,长7-14mm,宽约4.5mm,在背缝线中部以下有三角形突起。种子8-10,长约2mm,黑色,有光泽。花期5-6月,果期6-7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400-3200m的山地林下或草坡阴处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湖北西部、四川、云南西部。
性味
甘;辛;温
归经
肺;肝;脾经
功能主治
解表散寒;祛风除湿;消结。主外感风寒;风湿麻木;瘰疬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,或作酒剂。
各家论述
《四川中药志》:散寒表汗。治风湿麻木,鸡爪风,消瘰疬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鸡爪草
拼音注音
Jī Zhuǎ Cǎo
来源
毛茛科金莲花属植物云南金莲花Trollius yunnanensis (Franch.)Ulbr.的全草。秋季采集,晒干。
性味
甘、辛,温。
功能主治
解表,散寒,消结。用于外感风寒,风湿麻木,颈淋巴结结核。
用法用量
0.5~1两,水煎服,或作酒剂,或炖肉服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《*辞典》:鸡爪草
拼音注音
Jī Zhuǎ Cǎo
出处
《四川中药志》
来源
为毛茛科植物鸡爪草的全草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高20~45厘米。全株无毛。不分枝或上部分枝。基生叶约3;叶片五角形,长2~3厘米,宽3.5~5厘米,基部心形,3全裂,中央裂片宽菱形,3深裂,边缘具小裂片,侧生裂片斜扇形,不等地2深裂;茎生叶约4,似基生叶;具长柄。花单生于茎或分枝顶端;萼片5,白色,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9~10毫米,宽4~6毫米,顶端圆或钝;无花瓣;雄蕊多数,长2.5~5毫米;心皮7~12,具短柄。菁荚果黑褐色,长0.9~1.4厘米,宽约4.5毫米,在背缝线中部以下有三角形突起。
生境分布
生于山地林下或草坡阴处。分布四川和湖北西部。
性味
《四川中药志》:"性温,味甘辛,无毒。"
功能主治
《四川中药志》:"散寒表汗。治风湿麻木,鸡爪风,消瘰疬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0.5~1两;或浸酒。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栀叶
- 扇叶阴地蕨
- 牛蹄甲
- 鼻血草
- 圆叶南蛇藤茎
- 除虫菊
- 五指毛桃根
- 麝香壳
- 绢毛菊
- 寸金草
- 白花坚荚树
- 大叶花椒茎叶
- 海莲叶
- 红骨参
- 金银花露
- 细叶藁本
- 猴骨
- 鸡爪簕
- 大黑药
- 盘羊睾丸
- 洋虫
- 地膜香
- 蛇果黄堇
- 桑椹酒
- 万年青叶
- 沙糖木
- 夜花藤
- 益母草花
- 兴安独活
- 显脉罗伞
- 窄叶大戟
- 珠兰根
- 小粘叶
- 亮叶冬青
- 朱砂七
- 鸡爪芋
- 金缕半枫荷叶
- 干贝
- 牡蒿根
- 鸡屎藤果
- 蚕豆荚壳
- 鸡屎树
- 鸡树条果
- 芋梗
- 鸡屎藤
- 蚕砂
- 铁丝灵仙
- 草泽泻
- 海州常山
- 柏勒儿茶
- 仙掌子
- 白屈菜根
- 香青兰
- 金钱白花蛇
- 秃房茶子
- 宽尾石韦
- 猪鬃凤尾蕨
- 紫柚木
- 中华补血草
- 楤木叶
- 土中闻
- 石榴叶
- 猫胡子花
- 椰子壳
- 石南实
- 鸭脚黄边
- 当归
- 紫阳花
- 兜冠黄共享
- 石仙桃
- 小球藻
- 独脚蟾蜍
- 金橘核
- 玉蜀黍叶
- 老熊花
- 栗树皮
- 獭骨
- 龙眼
- 火把花
- 白苏叶
- 地黄连
- 南瓜根
- 红丝线
- 野芋叶
- 臭李子
- 小过路黄
- 紫花地丁
- 红毛草
- 水贯众
- 鸡油菌
- 鸡肉参
- 鸡肾参
- 罗伞树
- 垂花香薷
- 鲫鱼头
- 麂肉
- 活血连
- 千屈草
- 千金坠
- 金花茶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