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金莲花
《中华本草》:云南金莲花
拼音注音
Yún Nán Jīn Lián Huā
别名
鸡爪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毛茛科植物云南金莲花的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rollius yuinnanensis(Franch.)Ulbe.[T.pumilus D.Don var.yunnanensis Franch.]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集,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植株全部无毛。茎高约25cm,通常不分枝。叶基生或生茎近基部处,具长柄;叶片心状五角形,长达5cm,宽达9.8cm,3深裂近基部,深裂片互相覆压,中央深裂片菱形,3裂,边缘有锐齿,侧深裂片斜扇形,不等2深裂稍起过中部。花两朵在茎顶端组成单岐聚伞花序;萼片5,黄色;倒卵形或宽倒卵形,长约2cm,宽1.5-2.2cm;花瓣多数,条形,长约7mm;雄蕊多数,长6-9mm,花药狭长圆形,长约2.2mm;心皮7-25枚。聚合果近球形,直径约1cm,莴葖果,长约9-11mm,喙约1mm。种子狭卵球形,长约1.5mm,光滑,具不明显的四条纵棱。花期6-9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700-3600m的山地草坡或溪边草地,偶生林下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西部及西北部、四川西部。
形状
性状鉴别,根茎短缩,上部丛生纤维状叶柄残基,下部丛生须根。须根黑褐色,具纵纹。茎棕黄色,疏生1-2片叶,具纵棱,中空。叶具长柄,基部具狭鞘;叶片暗绿色,五角形,3深裂。长1.5-8cm,宽3-9.5cm。花单生或2-3朵组成顶生聚伞花序,花梗长;花展开,直径3.2-4.7cm;萼片5-7,绿色,宽倒卵形或倒卵形,花瓣棕色,线形,顶部近匙形;雄蕊多数。莴葖果,长9-11mm。种子狭卵球形,光滑,具不明显纵棱4条。气微,味辛;甘。
性味
味甘;辛;性温
功能主治
祛风散寒解表;消结。主外感风寒;风湿痹痛;筋脉拘挛;瘰疬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泡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辫子草根
- 铁杆地柏枝
- 红楠
- 垂果大蒜芥
- 奶汁树
- 竹叶椒根
- 黄珠子草
- 漆大姑根
- 白石英
- 拐枣七
- 铰剪藤
- 刺蓼
- 红枫荷
- 竹实
- 山大黄(华北大黄)
- 虾蟆皮
- 倒触伞
- 茯苓
- 南牡蒿
- 雪乌
- 广防风
- 七星草乌
- 长叶丹参
- 蔓荆子
- 小叶买麻藤
- 黄鳝藤
- 越瓜
- 云南冻青叶
- 山豆根
- 山大刀
- 野席草
- 河蚌
- 一碗泡
- 延羽卵果蕨
- 松木皮
- 田菁
- 斩龙草
- 马骨节
- 一品红
- 块茎糙苏
- 黑及草
- 大叶接骨藤
- 多齿蹄盖蕨
- 点头菊
- 川谷根
- 蛇疙瘩
- 狗骨节
- 棕叶七
- 犁头尖
- 伏毛山豆根
- 蜀羊泉
- 广西莲座蕨
- 石蕊
- 秋木瓜
- 刺李
- 菩提香
- 苘麻子
- 老鸦胆根
- 水前草
- 犁头草
- 华西小石积
- 戴胜
- 十字苔草
- 省藤
- 胜红蓟
- 黄皮叶
- 大鲵
- 巴戟天
- 樟树皮
- 日中花
- 石楠
- 虎耳还魂草
- 咳喘木
- 毛叶天胡荽
- 衣鱼
- 青藤
- 豆麻
- 黑三棱
- 楤木花
- 红牛皮菜
- 三爪金龙
- 使君子
- 芭茅
- 广西莪术
- 牡丹三七
- 梧桐白皮
- 峨眉观音座莲
- 大叶树萝卜
- 漏斗瓶蕨
- 茉莉叶
- 黔桂醉魂藤
- 人参花
- 黑葡萄液汁
- 鱼虱子
- 肉桂油
- 蕤仁
- 雀
- 三白草根
- 三裂叶犁头尖
- 上天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