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禾麻
《中华本草》:水禾麻
拼音注音
Shuǐ Hé Má
别名
山苎、大水麻、野苎麻、水升麻、野线麻、大蛮婆草、火麻风
出处
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荨麻科植物长叶苎麻的根或全草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oehmeria longispica Steud.[B.grandifolia Wedd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,茎高1-1.5m。基部圆形,上部四棱形,被白色短伏毛。叶对生;叶柄长3-8.5cm;叶片坚纸质,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7-16cm,宽5-12cm,先端长渐失或不明显三骤尖,基部圆形或近截形,边缘生粗锯齿,上部的齿常重出,上面粗糙,生短糙伏毛,下面沿网脉生短柔毛。穗状花序腋生,雄花序位于雌花序之下;雌花序长达20cm,雌花簇密集,直径约3.5mm。瘦果狭倒卵形,被白皮细毛,上部较密。花期6月,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、沟边或林绿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东及陕西、甘肃、台湾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 根较粗壮,直径约1cm。淡棕黄色,表面有点状突起和须根痕。质地较硬,断面淡棕色,有放射状纹。茎细,长1 -1.5m,茎上部带四棱形,具白色短柔毛。叶对生,多皱缩,展平后宽卵形,长7-16cm,宽5-12cm,先端长渐尖或尾尖,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,边缘具粗锯齿,上部常具重锯齿,两面有毛;叶柄长3-8.5cm。茎上部叶腋有穗状果序果实狭倒卵形,表面有白色细毛。气微,味淡。
化学成分
长叶苎麻根中含大黄素(emodin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 ,β-谷甾醇β-D-葡萄糖甙(β-sitosteryl-β-D-glucoside),熊果酸(ursolic acid),19α-羟基熊果酸(19α-hydroxyur-solic acid),具16~22个碳原子的长链饱和脂肪酸,一种羟基脂肪酸酯及两种不饱和脂肪醇[1]。其瘦果的油中含以亚油酸(linoleic acid)为主的脂肪酸[2]。
性味
甘;辛;性平
归经
肺;肝经
功能主治
清热祛风;解毒杀虫;化瘀消肿。主风热感冒;麻疹;痈肿;毒蛇咬伤;皮肤瘙痒;疥疮;风湿痹痛;跌打伤肿;骨折。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6~15g。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汤洗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《*辞典》:水禾麻
拼音注音
Shuǐ Hé Má
别名
山麻(《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》),大水麻、水苏麻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苎麻科植物大叶苎麻的根或全草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多年生草本。茎高1~1.5米,具白色短柔毛。叶对生,叶片坚纸质,广卵形或近圆形,长7~16.5厘米,宽5~12.5厘米,基部圆形或近截形,先端长渐尖或不明显3骤尖,边缘疏生不整齐的粗锯齿,上部常有重锯齿,上面粗糙,生短糙伏毛,下面沿脉网生短柔毛;叶柄长卜8.5厘米;托叶披针形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穗状花序腋生,长达20厘米;雌花簇位于雄花簇上方;花细小,绿色,雄花花萼4裂,雄蕊2~4;雌花簇密集,球形,直径约3.5毫米,花柱1,柱头线形,宿存。瘦果细小,长倒卵形,有白毛,多数聚集成球状。花期6月。果期9月。
生境分布
生长于沟边、山坡或林边。分布江西、湖南、浙江、福建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山东、江苏。
性味
性温,味淡。
功能主治
祛风除湿,接骨,解表寒。
复方
①治头风及发烧:水苏麻尖五颗(火上去毛),克风尖七颗,萝卜头三钱,生姜一片。水煎服,一日三次。
②治风湿骨痛:水苏麻根二两,山豆根、八爪金龙各七钱,追风伞一两五钱。泡好酒一斤,每日早晚各服一次。
③接骨:水苏麻根、泽兰根、家麻根各一束。俱生用捣绒,兑烧酒炒热外包。(性味以下出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田七
- 水晶鱼
- 水案板
- 水毛花
- 鸡肚肠草
- 竹砂仁
- 天花粉
- 土附
- 铁蕨鸡
- 三爪金龙
- 石上铁角蕨
- 紫泡
- 水獭肝
- 石头菜
- 水苦荬根
- 水甘草
- 罗望子
- 天麻
- 石防风
- 土砂仁
- 太白针
- 水牛角浓缩粉
- 石荠宁
- 太白米
- 土箭芪
- 石地钱
- 石耳
- 天蓬草
- 天浆壳
- 旋复花
- 省沽油根
- 石蝴蝶
- 蜂斗菜
- 天葵子
- 水松
- 石榴根皮
- 水珍珠菜
- 天竺黄
- 杜鹃花果实
- 山腊梅
- 石决明
- 水白蜡树皮
- 包袱七
- 太白参
- 水獭
- 头顶一颗珠
- 石花菜
- 天牛
- 水冬瓜花
- 石床
- 石榕
- 黄龙须
- 天蓬子根
- 水玉簪
- 水稻清
- 大夜关门
- 水枇杷叶
- 天葵
- 蓖麻蚕
- 水苦荬果实
- 猪脑
- 托里贝母
- 土麦冬
- 太白韭
- 石珠
- 三叉凤尾蕨
- 香木菌桂
- 附子
- 高原点地梅
- 菠菜子
- 莲须
- 蒲葵
- 竹衣
- 老蛇头
- 石长生
- 水稻清乳汁
- 土荆皮
- 盾翅藤
- 黑心蕨
- 土远志
- 番红花
- 土蜂
- 绿结鸡骨
- 柳白皮
- 鳐鱼胆
- 玉簪
- 黄山五叶参
- 香果脂
- 老头草
- 石芫茜
- 瓦楞子
- 天蓝苜蓿
- 皱杓兰
- 钩藤
- 蝈蝈
- 银朱
- 无根藤
- 胡黄连
- 豆黄
- 蟋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