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五味子根
《中华本草》:云南五味子根
拼音注音
Yún Nán Wǔ Wèi Zǐ Gēn
别名
香石藤、铁骨散、小血藤
来源
药材基源:为五味子科植物云南五味子的根和茎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isandra henryi Clarkevar.yun-nanensis A.C.Smith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收,切片,晒干。
原形态
落叶本质藤本。小枝扭曲,稍具纵棱,散生长圆形皮孔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约3cm;叶近革质;叶片阔卵形,长8-15cm,宽4-8cm,先端渐尖或急尖,基部阔楔形至平截,全缘或微波状,上面绿色,无毛,散布粉白色斑晕,下面粉绿色,稍带白霜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单生于叶腋;花黄色,直径约1.5cm;花被片8-10,稀13,最外层花被长2-6mm,宽2-5mm,内层花被长4-7mm,宽3-7mm;雄蕊柱直径4-6mm,雄蕊多数,分离,3-4列;雌蕊心皮多数,近球形。聚合果序长达10cm,熟后红色。种子种皮明显有瘤状突起。花期5-6月,果期7-10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1100-2300m的阔叶林中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南部。
性味
辛;性温
功能主治
理气健脾;活血调经。主脘腹胀痛;消化不良;痛经;月经不调;风湿痹痛;跌打扭伤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10-25g;或浸酒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华青皮木
- 蛇含
- 竹节蓼
- 天南星
- 熊脂
- 盲肠草
- 水朝阳花
- 枇杷叶露
- 水蔗草
- 洋草果
- 莲子草
- 兰花双叶草
- 高山唐松草
- 木薯
- 纤花千金藤
- 栝楼茎叶
- 朴树叶
- 芦竹笋
- 木瓜
- 柳叶绣球菊
- 泡桐木皮
- 涩梨叶
- 细叶十大功劳
- 燕麦灵
- 水仙
- 冰
- 豺皮樟
- 斜叶榕
- 栲栗叶
- 斜叶榕叶
- 老鼠脚迹
- 匍伏堇
- 薯莨
- 水松球果
- 羊胰
- 虾筏草
- 二仙桃
- 高寒露珠草
- 十字苔草
- 虎石头
- 合掌消
- 水马桑枝叶
- 蜜蜂房
- 五指山参叶
- 苏铁叶
- 黍米
- 五叶藤
- 人参花
- 铜皮
- 郁李仁
- 苎麻梗
- 沙枣
- 大果榆
- 椆树桑寄生
- 苦竹根
- 猕猴梨根
- 篦齿蒿
- 苍蝇草
- 刺梨
- 薄叶黄芩
- 矮脚罗伞
- 白猪母菜
- 八爪金龙
- 地下明珠
- 白花灰毛槐树
- 白栎蔀
- 糙叶树
- 曾青
- 假芫茜
- 福参叶
- 赤链蛇
- 大田基黄
- 山油柑果实
- 臭黄荆叶
- 披散糖荠
- 鹅肠菜
- 红小麻
- 多头苦荬
- 大黄草
- 榧枝叶
- 孩儿草
- 海盘车
- 火秧竻
- 苦瓜藤
- 黄细辛
- 鲤鱼皮
- 湖北楤木
- 姜味草
- 鸡肾参
- 黄花稔
- 华凤仙
- 裂叶秋海棠
- 黄藁本
- 苦白蜡
- 尖叶子打虫药
- 下冈哇
- 小连翘
- 卷茎蓼
- 鸡娃草
- 夹竹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