吊白叶
《*辞典》:吊白叶
拼音注音
Diào Bái Yè
别名
粉帕叶(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,粉桐叶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。
出处
《贵州民间药物》
来源
为忍冬朴植物水红木的叶或根、花。全年可采。
原形态
水红木,又名:山女贞、大路通、灰包木、睡眠果、粉果叶、羊脆骨。
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3米,小枝具圆形皮孔。叶对生;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长5~15厘米,宽2~7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阔楔形,全缘或基部以上具疏齿,上面被灰白色蜡质,下面色较浅,脉腋有簇生毛;叶柄长达2.5厘米。聚伞花序5~7,排列成顶生伞房花序,直径可达12厘米;花冠白色,管状钟形,先端5裂,雄蕊5,花药淡紫色,突出;子房下位。核果卵圆形,长4~5毫米,紫黑色或灰黑色。花期3~8月。果期6~11月。
生境分布
生于阳坡疏林中。分布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西、湖北等地。
性味
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性凉,味淡涩。"
功能主治
清热凉血,化湿通络。治燥咳,痢疾,风湿疼痛,跌打损伤,疮疡疥癣。
①《贵卅民间药物》:"治癣。"
②《广西药植名录》:"治皮肤干燥及发痒。"
③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:"清热解毒,收敛,凉血。"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3~5钱。外用:煎水洗或捣汁涂。
复方
①治癣:吊白叶、构皮各等量。研末,用菜油煎后搽。(《贵州民间药物》)
②治赤白痢疾,急性肠胃炎,腹泻:粉桐叶五钱至一两,水煎服或生嚼服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③治水火烫伤:粉桐叶绞汁涂。(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)
④治脓疤疮,皮肤瘙痒,皮肤干燥:水红木皮叶煎水洗患处。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
⑤治疮疡肿毒:羊脆骨叶捣烂外敷。
⑥治风湿跌打,筋骨疼痛:羊脆骨根泡酒服。
⑦治肺燥咳嗽:羊脆骨花三钱,水煎服。(⑤方以下出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)
摘录
《*辞典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峰西番莲
- 鸭脚木叶
- 牛戳口
- 蛇鲻
- 腥藤
- 新疆远志
- 猴接骨草
- 鲤鱼肠
- 颠茄草
- 铁蚂蟥
- 牛目椒
- 番石榴叶
- 莲座革菌
- 戴胜
- 铁
- 独角牛
- 熊脑
- 象头花
- 铜罗汉
- 红地榆
- 鸢脑髓
- 青头雀
- 蜈蚣藻
- 藕粉
- 鱼狗
- 蛇菰
- 鸐雉
- 蓖麻子
- 蛇莓
- 野枇杷
- 杜松
- 钝齿铃子香
- 鸭儿芹
- 欧泽芹
- 鼠肾
- 达仑木
- 一把伞
- 鹰头
- 鼋甲
- 鸢根
- 独角莲
- 冻绿刺
- 冬里麻
- 鼬鼠肉
- 赛金刚
- 四方蒿
- 豆渣树
- 四楞蒿
- 腹水草
- 冬瓜叶
- 豆腐皮
- 酸枣肉
- 酸藤木
- 鱼尾葵叶
- 东北桤木
- 复叶耳蕨
- 山货榔
- 空心泡
- 鱼香草
- 短瓣花
- 苒苒草
- 蝤蛴
- 铁皮石斛
- 麝香壳
- 白果槲寄生
- 酸枣根
- 白首乌
- 望月砂
- 拐芹
- 枇杷花
- 核子木
- 西藏土连翘
- 鬼毛针
- 香苏草
- 小黑药
- 飞机草
- 鸡筋参
- 阿胶
- 虎掌南星
- 关白附子
- 黄精叶钩吻
- 青鱼胆
- 耐冬果
- 狭叶当归
- 鹗骨
- 铅灰
- 黄石脂
- 鹅蛋壳
- 土木香
- 小红蒜
- 香胶木根皮
- 谷精草
- 通草
- 高粱七
- 小猪鬃七
- 红丹参
- 猴樟果
- 旋复花
- 荠苨
- 铁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