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芋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刺芋
拼音注音
Cì Yù
别名
野茨菇、山茨菇
来源
天南星科刺芋属植物刺芋Lasia spinosa (L.)Thwaites [L. heterophylla Schott],以根状茎入药。全年可采,切碎晒干。
性味
辛,平。
功能主治
消炎,止痛,消食,健胃。用于慢性胃炎,消化不良,风湿性关节炎;外用治毒蛇咬伤,淋巴腺炎,淋巴结结核。
用法用量
0.5~2两;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。
摘录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山羊肝
- 疝气草
- 黑大豆花
- 红螺塔
- 旱荷叶
- 冲天伞
- 刺花椒
- 四川澄茄子
- 槠子
- 四方藤
- 圣罗勒
- 葫芦
- 胡麻仁
- 猪血
- 花椒根
- 红粘谷子
- 水流豆
- 花生衣
- 花荵
- 苏铁叶
- 水芹菜
- 猪殃殃
- 灰藋
- 红酸杆
- 红树皮
- 刺芫荽
- 猪毛七
- 山甜茶
- 刺天茄叶
- 沙拐枣
- 刺楸树叶
- 棕树根
- 灰栒子
- 红薯细辛
- 花椒
- 山丹花
- 干饧糟
- 火腿
- 山桃树皮
- 海雹菜
- 红酸七
- 鹅掌金星草
- 鹰爪花根
- 石老虎
- 水芹
- 石黄连
- 倒莓子
- 水贯众
- 水木草
- 胡桃油
- 鸢脑髓
- 水韩信草
- 天生草
- 绳藻
- 沙漏芦
- 青叶丹
- 胡芦巴
- 水栀
- 红走马胎
- 大半边旗
- 水胡满
- 竹(鼠留)子油
- 二郎剑
- 黑沙蒿
- 黑老虎
- 刺天茄
- 光板猫叶草
- 铁扫竹
- 蝤蛴
- 石菖蒲花
- 鸢脑
- 香油罐
- 双花堇菜
- 蓖麻叶
- 四川苦丁茶
- 红藤蓼
- 炸腰果
- 鸭脚黄连
- 菊花黄连
- 火秧竻
- 荚蒾子
- 山楂核
- 山油麻
- 水栀叶
- 垂丝卫矛
- 胡麻花
- 山扁豆
- 荷包牡丹根
- 铁棒锤茎叶
- 刺桐花
- 核桃仁
- 狗肉
- 功劳子
- 皋芦
- 水葱
- 鹤脑
- 麻蕡
- 蛇莓根
- 颠茄草
- 苦荞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