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粘谷子
《中华本草》:红粘谷子
拼音注音
Hónɡ Zhān Gǔ Zi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苋科植物繁穗苋的种子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aranthus paniculatus L.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,日晒,搓揉,取种子,干燥。
原形态
一年生草本,高1-2m。茎直立,单一或分枝,具钝棱角,几无毛。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4-13cm,宽2-5.5cm,先端锐尖或圆钝,具小芒尖,基部楔形。花单性或杂性,圆锥花序腋生和顶生,由多数穗状花序组成,直立,花后期下垂;苞片和小苞片钻形,绿色或紫色,背部中肋突出,先端具长芒;花被片5,膜质,绿色或紫色,顶端有短芒,花被片和胞果等长;雄蕊比花被片稍长;雌花苞片为花被片长的一倍半,花被片先端圆钝。胞果椭圆形,盖裂,先端有3齿,和宿存花被等长,种子棕褐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性味
甘;苦;性微寒
归经
肝;大肠经
功能主治
清热解毒;活血消肿。主痢疾;胁痛;跌打损伤;痈疮肿毒
用法用量
内服:煎汤,9-15g。外用:适量,研末,调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水流豆
- 花生衣
- 花荵
- 苏铁叶
- 水芹菜
- 猪殃殃
- 灰藋
- 红酸杆
- 红树皮
- 刺芫荽
- 猪毛七
- 山甜茶
- 刺天茄叶
- 沙拐枣
- 刺楸树叶
- 棕树根
- 灰栒子
- 红薯细辛
- 花椒
- 山丹花
- 干饧糟
- 火腿
- 山桃树皮
- 海雹菜
- 红酸七
- 鹅掌金星草
- 鹰爪花根
- 石老虎
- 水芹
- 石黄连
- 倒莓子
- 水贯众
- 水木草
- 胡桃油
- 鸢脑髓
- 水韩信草
- 天生草
- 绳藻
- 沙漏芦
- 青叶丹
- 胡芦巴
- 水栀
- 红走马胎
- 大半边旗
- 水胡满
- 竹(鼠留)子油
- 二郎剑
- 黑沙蒿
- 黑老虎
- 刺天茄
- 光板猫叶草
- 铁扫竹
- 蝤蛴
- 石菖蒲花
- 鸢脑
- 香油罐
- 双花堇菜
- 蓖麻叶
- 四川苦丁茶
- 红藤蓼
- 炸腰果
- 鸭脚黄连
- 菊花黄连
- 火秧竻
- 荚蒾子
- 山楂核
- 山油麻
- 水栀叶
- 垂丝卫矛
- 胡麻花
- 山扁豆
- 荷包牡丹根
- 铁棒锤茎叶
- 刺桐花
- 核桃仁
- 狗肉
- 功劳子
- 皋芦
- 水葱
- 鹤脑
- 麻蕡
- 蛇莓根
- 颠茄草
- 苦荞麦
- 水蕨
- 云母石
- 砂仁
- 菊花脑
- 大青根
- 四季青
- 一碗泡
- 菊花叶
- 蒺藜根
- 山油柑果实
- 山珊瑚
- 刺苞南蛇藤果
- 山棯根
- 刺果卫矛
- 山稗子根
- 山乌珠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