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油罐
《中华本草》:香油罐
拼音注音
Xiānɡ Yóu Guàn
别名
大烟锅草
来源
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大花金挖耳的全草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Carpesium macrocephalum ranch. Et .Sav.[C.eximum Winkl.]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全草,秋后采收根皮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
大花金挖耳 多年生草本,高50-120cm。茎直立,有密短柔毛或下部近无毛。单叶互生;下部叶宽卵形,长30-40cm,宽10-15cm,基部下延成具宽翅的叶柄,边缘有不规则的重锯齿,两面有短柔毛,中部和上部叶渐小,倒状长圆形卵状披针形。头状花序单生于茎和枝的顶端,直径2.5-3.5cm,下垂,基部有叶状苞片;总苞杯状;总苞片3层,外层与苞片相似,中层长圆状条形密生短柔毛,内层条状匙形,有睫毛;外围的雌花5裂,中央的两性花有5裂片。瘦果圆柱形,稍弯,长6-7mm,先端收缩成喙,有腺点。花期8-9月。
生境分布
生态环境:生于林缘、草地。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、华北及陕西、甘肃和四川等地。
形状
性状鉴别:茎细长,分枝,有纵条纹,被短毛。表面发绿色。叶多皱缩破碎,广卵形至椭圆形,叶绿具粗大不规则的重牙齿,叶灰绿色。头状花序枯黄色,着生于茎、枝端,苞片叶状,披针形,总苞扁球形或杯状。气香,味涩。。
性味
味苦;性微寒
功能主治
凉血止血;祛瘀。主外伤出血;跌打损伤
用法用量
外用:知量,鲜品捣敷;或干品研末撒敷。
摘录
《中华本草》
本站只是个人的爱好收集整理,不是医药网站,站内的信息时效性及准确性不足,资料仅供参考。
别人正在查
- 败毒草
- 苏木蓝
- 地肤子
- 矮脚苦蒿
- 贯众
- 地枫皮
- 地桃花
- 十萼茄
- 红楠
- 红绵藤
- 吉笼草
- 牛心果
- 黄杞
- 毛梾枝叶
- 槲实仁
- 榆叶
- 桑椹酒
- 芦山藤
- 岩豆
- 叶下花
- 龙角
- 一枝蒿
- 南烛
- 柱果木榄叶
- 小飞蓬
- 长白楤木
- 猪骨
- 鳍蓟
- 黑虎七
- 香构
- 烟筒花
- 肥荚红豆
- 杨梅树
- 梨果榕
- 广西九里香根
- 鯆鱼
- 水蜈蚣
- 青麸杨根
- 柔毛水杨梅
- 竹节参
- 蜀漆
- 白刺花
- 乳花
- 鲫鱼藤
- 矮脚罗伞
- 欧绵马
- 水火麻
- 旱柳叶
- 鷩雉
- 毛白杨
- 龙胆
- 翅柄铁线蕨
- 蓝花参
- 水毛花
- 老鹤草
- 痢止蒿
- 獭肝
- 牛蹄
- 老鼠瓜
- 欧当归
- 地下明珠
- 田螺
- 亚婆潮
- 磨盘根
- 猕猴梨叶
- 青羊肝
- 沙叶铁线莲
- 滇常山花
- 空心莲子草
- 沼泽念珠藻
- 龙头节肢蕨
- 单叶铁线莲
- 多头风轮菜
- 黄花地桃花
- 密花轮环藤
- 藨寄生
- 斑鸠木
- 大叶青木香
- 巴豆树根
- 广东土南星
- 长毛香科科
- 细锥香茶菜
- 滇南千里光
- 小青藤香
- 展枝唐松草
- 香叶天竹葵
- 岩七
- 地蚕
- 刺蓼
- 鮹鱼
- 粟糠
- 酸模
- 胡子七
- 青稞
- 小果野葡萄藤
- 女金芦
- 野漆树
- 芨芨草
- 黄麻梗虫
- 大叶黄杨根